从源头上预防“贪腐蛀虫”
2018-09-28 17:14:48
“这么多年来,我每月侵吞扶贫资金已习以为常。我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自食恶果。”日前,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原股长、港口镇敬老院原院长陈志祥懊悔地说。
在铁证面前,陈志祥很快就交代了连续多年侵吞扶贫资金违纪违法事实。脱贫攻坚硬仗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多少困难群众期盼着全面小康,在这样一场伟大的民生工程中,容不得像“陈志祥”这样的“蛀虫”。预防和减少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抓好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廉洁自律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监督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齐抓共管,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
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预防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是源头治理工作的一项复杂工程,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统一格局。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管理责任,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构筑思想防线。扶贫部门要将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学习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为他们打牢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防线。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掌握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为了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把扶贫项目做成“优质、高效、廉洁”工程,对重点领域和环节要强化监督预防,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形成有效的防范措施。推行扶贫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防范体系,把县、乡、镇、村纳入防范体系中,强化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苗头,及时制止,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举报线索要快查、快办、快结,并将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人。同时,上级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下级部门进行抽查,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操作。
保障工作经费,正本清源。从工作实际出发,加大扶贫工作财政资金预算,保障工作经费,增加对扶贫领域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认真落实扶贫干部的政治待遇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减少因?“找米下锅”而引发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扶贫资金一分一厘,那都是困难群众的希望,扶贫干部要将资金充分发挥效益,让困难群众早日实现脱贫奔康是扶贫干部的义务。扶贫干部不做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蛀虫”,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民。
真龙镇 罗培炼
从源头上预防“贪腐蛀虫”
2018-09-28 17:14:48
“这么多年来,我每月侵吞扶贫资金已习以为常。我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自食恶果。”日前,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原股长、港口镇敬老院原院长陈志祥懊悔地说。
在铁证面前,陈志祥很快就交代了连续多年侵吞扶贫资金违纪违法事实。脱贫攻坚硬仗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多少困难群众期盼着全面小康,在这样一场伟大的民生工程中,容不得像“陈志祥”这样的“蛀虫”。预防和减少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抓好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廉洁自律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监督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齐抓共管,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
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预防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是源头治理工作的一项复杂工程,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统一格局。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管理责任,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构筑思想防线。扶贫部门要将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学习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为他们打牢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防线。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掌握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为了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把扶贫项目做成“优质、高效、廉洁”工程,对重点领域和环节要强化监督预防,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形成有效的防范措施。推行扶贫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防范体系,把县、乡、镇、村纳入防范体系中,强化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苗头,及时制止,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举报线索要快查、快办、快结,并将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人。同时,上级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下级部门进行抽查,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操作。
保障工作经费,正本清源。从工作实际出发,加大扶贫工作财政资金预算,保障工作经费,增加对扶贫领域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认真落实扶贫干部的政治待遇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减少因?“找米下锅”而引发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扶贫资金一分一厘,那都是困难群众的希望,扶贫干部要将资金充分发挥效益,让困难群众早日实现脱贫奔康是扶贫干部的义务。扶贫干部不做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蛀虫”,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民。
真龙镇 罗培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