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社区当“秀场”
2018-09-29 10:03:25
近日到社区调研,从社区党支部书记那里了解到,到他们社区报到的几名党员,虽然都认领了服务岗位,但很少主动为社区办事,有的甚至对社区组织的活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社区拿他们也没办法。(《社区党建》8月26日)
在职党员进社区,是社区党建力量的有力补充,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力量,是察民情、解民忧,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员在群众身边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活动。
但是,有的党员把进社区当“秀场”,到社区服务第一件事就摆好姿势拍几张照片 “留痕”,证明自己来过,有的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进社区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居民党员和社区干部打交道,一年仅露一次面,权当任务,难以长期坚持。有的党员认为进不进社区参加活动无所谓,甚至少数党员只填写了相关表格,而不到社区报到。如此一来,在职党员进社区便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如何让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成为少数党员的“秀场”。
首先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职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到社区报到于己于社区的双重意义,努力消除不愿公开身份、怕麻烦、影响个人生活等顾虑,主动到社区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特长、服务意愿等情况。把社区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扭转心态,本着“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的原则,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化被动为主动,让社区服务增添更多志愿色彩;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服务意识,到社区不仅仅是“报到”、做件好事,更要“深度融入”,培养为基层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思维。只有将自己心理上的“包袱”彻底卸下来,轻松快乐的投入到为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去方能成为可能,回社区报到也才能够真正内化为每一名在职党员的自觉行为。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社区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社区实践活动,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通过社区监督、群众测评等方式,全面掌握党员的社区表现,并把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作为日常考核、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促使党员主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对组织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滞后的,在年度考核工作中不予评先选优。对党员到社区的报到率达不到90%的单位和不支持、不配合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领导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将给予通报批评。将各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机关党组织在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时,同时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组织部门在考核任用干部时,向社区党组织了解拟提任干部在社区表现情况,实现干部任前考察由机关向社区延伸。
一个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在社区中,作为社区成员的党员,也应该是社区大家庭的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无论是参与社区大扫除还是为居民公益服务,都可以让党员更多的融入社区,更好的发挥模范作用,加深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逐渐让党员成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让“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成为今后社区治理的一种有益模式。
(南巷旧人)
莫把社区当“秀场”
2018-09-29 10:03:25
近日到社区调研,从社区党支部书记那里了解到,到他们社区报到的几名党员,虽然都认领了服务岗位,但很少主动为社区办事,有的甚至对社区组织的活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社区拿他们也没办法。(《社区党建》8月26日)
在职党员进社区,是社区党建力量的有力补充,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力量,是察民情、解民忧,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员在群众身边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活动。
但是,有的党员把进社区当“秀场”,到社区服务第一件事就摆好姿势拍几张照片 “留痕”,证明自己来过,有的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进社区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居民党员和社区干部打交道,一年仅露一次面,权当任务,难以长期坚持。有的党员认为进不进社区参加活动无所谓,甚至少数党员只填写了相关表格,而不到社区报到。如此一来,在职党员进社区便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如何让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成为少数党员的“秀场”。
首先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职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到社区报到于己于社区的双重意义,努力消除不愿公开身份、怕麻烦、影响个人生活等顾虑,主动到社区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特长、服务意愿等情况。把社区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扭转心态,本着“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的原则,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化被动为主动,让社区服务增添更多志愿色彩;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服务意识,到社区不仅仅是“报到”、做件好事,更要“深度融入”,培养为基层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思维。只有将自己心理上的“包袱”彻底卸下来,轻松快乐的投入到为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去方能成为可能,回社区报到也才能够真正内化为每一名在职党员的自觉行为。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社区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社区实践活动,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通过社区监督、群众测评等方式,全面掌握党员的社区表现,并把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作为日常考核、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促使党员主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对组织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滞后的,在年度考核工作中不予评先选优。对党员到社区的报到率达不到90%的单位和不支持、不配合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领导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将给予通报批评。将各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机关党组织在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时,同时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组织部门在考核任用干部时,向社区党组织了解拟提任干部在社区表现情况,实现干部任前考察由机关向社区延伸。
一个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在社区中,作为社区成员的党员,也应该是社区大家庭的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无论是参与社区大扫除还是为居民公益服务,都可以让党员更多的融入社区,更好的发挥模范作用,加深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逐渐让党员成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让“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成为今后社区治理的一种有益模式。
(南巷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