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四环节”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2018-10-25 10:38:23
建立人才专编专岗制度、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开通落户绿色通道……继2015年出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人才十条”后,10月15日,遂宁市再推人才新政,对外发布《关于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十条措施》(下称“人才生态十条”),包括高层次人才在遂宁创新创业、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四川日报,2018年10月18日)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加强物质、精神双向保障,积极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工作要做好“选、育、用、留”四个环节。相关的政策也不能脱离这四个方面。
完善标准选人才。现在各地出台人才政策,有“积分入户”的,有发放“绿卡”的,但纵观各地出台的政策,多以学历论英雄,什么“博士以上”“院士级别”“学科带头人”。不可否认,有这样的资历和学识的人确实是人才,可谓“高层次人才”。但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是多元化、分层次的,如何让有不同层次的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人才政策的出台,不能“方便”了事。踏实敬业、干出实事、群众满意的的基层能人不少,却苦于没有一个“本本”、一张“证明”,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人才标准不能永远“高高在上”,涉及多层次、宽领域的标准才是助推社会整体发展的动力。
优化环境育人才。个人不能好高骛远,用人单位亦不能期待员工“低就高成”。个人与单位本就是双选的平衡关系,能力与平台应相当,否则这样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人才犹如一颗优良的种子,只有种在适合自身的土壤上才能茁壮生长。土壤的营养与种子不匹配,再好的种子也会水土不服。成才环境有问题,抢来再多的人才,结局难免“南橘北枳”。育良才依赖好机制。人才的培育,不同于流水线上工业产品机械性的生产,也不同于农田里果蔬稻麦批量化的种植,而需要制度创新,因材施教。“育人才”艰难,但只要革除积弊,优化成才环境,人才自然蜂拥而至,事业定然蒸蒸日上。
找对岗位用人才。人才使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如何看待其工作失误并留住人才,一方面,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锻炼和提高人才的其它素质,使他成为一名较完美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位不一定适合安排每个人去做,如一些保密性很强的职位。作为企业,对人才在工作中的失误,要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不能一味地指责、抨击他们,而要提醒他们避免错误,引导他们少犯错误,鼓励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能够尽情发挥其才能,不断进取,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要建立人才责权制度。人才难以履行职责,威信降低,并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扩大基层及各类人才的相应权利,建立对等的、科学的责权制度,才能使各类人才合理治法地开展工作,保证其聪明才智的发挥。
强化保障留人才。安心才能安身,安身利于安业。要想让人才真正安心,就要把人才流动机制不断完善,既让优秀年轻干部得到锻炼,也让基层干部有奔头。人才希望到更高的平台,若能将单位自身平台有所提高,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要加强物质保障,不能只靠“感情”留住人才,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让基层能够真正留得住人才。
(佛荫镇 罗配东)
把好“四环节”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2018-10-25 10:38:23
建立人才专编专岗制度、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开通落户绿色通道……继2015年出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人才十条”后,10月15日,遂宁市再推人才新政,对外发布《关于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十条措施》(下称“人才生态十条”),包括高层次人才在遂宁创新创业、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四川日报,2018年10月18日)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加强物质、精神双向保障,积极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工作要做好“选、育、用、留”四个环节。相关的政策也不能脱离这四个方面。
完善标准选人才。现在各地出台人才政策,有“积分入户”的,有发放“绿卡”的,但纵观各地出台的政策,多以学历论英雄,什么“博士以上”“院士级别”“学科带头人”。不可否认,有这样的资历和学识的人确实是人才,可谓“高层次人才”。但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是多元化、分层次的,如何让有不同层次的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人才政策的出台,不能“方便”了事。踏实敬业、干出实事、群众满意的的基层能人不少,却苦于没有一个“本本”、一张“证明”,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人才标准不能永远“高高在上”,涉及多层次、宽领域的标准才是助推社会整体发展的动力。
优化环境育人才。个人不能好高骛远,用人单位亦不能期待员工“低就高成”。个人与单位本就是双选的平衡关系,能力与平台应相当,否则这样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人才犹如一颗优良的种子,只有种在适合自身的土壤上才能茁壮生长。土壤的营养与种子不匹配,再好的种子也会水土不服。成才环境有问题,抢来再多的人才,结局难免“南橘北枳”。育良才依赖好机制。人才的培育,不同于流水线上工业产品机械性的生产,也不同于农田里果蔬稻麦批量化的种植,而需要制度创新,因材施教。“育人才”艰难,但只要革除积弊,优化成才环境,人才自然蜂拥而至,事业定然蒸蒸日上。
找对岗位用人才。人才使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如何看待其工作失误并留住人才,一方面,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锻炼和提高人才的其它素质,使他成为一名较完美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位不一定适合安排每个人去做,如一些保密性很强的职位。作为企业,对人才在工作中的失误,要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不能一味地指责、抨击他们,而要提醒他们避免错误,引导他们少犯错误,鼓励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能够尽情发挥其才能,不断进取,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要建立人才责权制度。人才难以履行职责,威信降低,并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扩大基层及各类人才的相应权利,建立对等的、科学的责权制度,才能使各类人才合理治法地开展工作,保证其聪明才智的发挥。
强化保障留人才。安心才能安身,安身利于安业。要想让人才真正安心,就要把人才流动机制不断完善,既让优秀年轻干部得到锻炼,也让基层干部有奔头。人才希望到更高的平台,若能将单位自身平台有所提高,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要加强物质保障,不能只靠“感情”留住人才,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让基层能够真正留得住人才。
(佛荫镇 罗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