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以“孺子牛”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10-23 15:29:21

    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习近平同志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 》)
    精准扶贫,造福民生!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的概念首次提出,进而形成基本方略并建立起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以确保扶贫实效。虽然这几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但决战脱贫攻坚并非一蹴而就,光阴如梭,白驹过隙,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里要不负光阴精抓实干,将精准扶贫继续深耕细作,才能确保小康社会既定目标的实现,才能兑现党对人民的承诺。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输血式的扶贫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给与贫困户经济补贴,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还有可能助长极少数贫困户“等”、“靠”、“拿”的态度。虽然这些是个别现象,但实实在在影响着扶贫的整体成效。要确保脱贫攻坚的全面实现,就要继续坚持“对症下药”,指针对贫困区域、贫困户的不同环境和状况,针对性采取措施“造血式”扶贫。在贫困地区要继续做好预算加大财政投入,针对性修筑道路改善交通、修建学校保障教育、健全医疗保障生命、改善住房改进生活等;关于贫困户方面,在给予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政策补贴之外,更重要是帮助其发展产业、成功就业,在脱贫的道路上实现自力更生。
    脱贫攻坚,重点在于“深耕细作”。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关键时期,各项政策已经到位,各种工作全面开展,但是仍剩下一些“硬骨头”、“老大难”。而个别党员干部为了完成任务,采取“纸上谈兵”的方式期求数据脱贫、纸上脱贫。脱贫攻坚等不得也急不得,党员干部应该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摒弃急躁情绪与消极拖延态度,准确把握脱贫进度和脱贫标准,一步一个脚印逐一落实扶贫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尤其针对“老大难”的贫困户,不能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不能入股分红“一股了之”,不能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需要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激发贫苦户内生动力,才能使脱贫“针线”在贫困“布”上“穿得准”、“织得密”,“缝得实”。
    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将责任扛在肩上,“俯首甘为孺子牛”。坚定决心信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纠正和制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将带领人民奔入小康社会的“初心”走得更实走得更久远。

    作者:曾垂贵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以“孺子牛”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10-23 15:29:21

    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习近平同志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 》)
    精准扶贫,造福民生!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的概念首次提出,进而形成基本方略并建立起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以确保扶贫实效。虽然这几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但决战脱贫攻坚并非一蹴而就,光阴如梭,白驹过隙,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里要不负光阴精抓实干,将精准扶贫继续深耕细作,才能确保小康社会既定目标的实现,才能兑现党对人民的承诺。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输血式的扶贫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给与贫困户经济补贴,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还有可能助长极少数贫困户“等”、“靠”、“拿”的态度。虽然这些是个别现象,但实实在在影响着扶贫的整体成效。要确保脱贫攻坚的全面实现,就要继续坚持“对症下药”,指针对贫困区域、贫困户的不同环境和状况,针对性采取措施“造血式”扶贫。在贫困地区要继续做好预算加大财政投入,针对性修筑道路改善交通、修建学校保障教育、健全医疗保障生命、改善住房改进生活等;关于贫困户方面,在给予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政策补贴之外,更重要是帮助其发展产业、成功就业,在脱贫的道路上实现自力更生。
    脱贫攻坚,重点在于“深耕细作”。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关键时期,各项政策已经到位,各种工作全面开展,但是仍剩下一些“硬骨头”、“老大难”。而个别党员干部为了完成任务,采取“纸上谈兵”的方式期求数据脱贫、纸上脱贫。脱贫攻坚等不得也急不得,党员干部应该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摒弃急躁情绪与消极拖延态度,准确把握脱贫进度和脱贫标准,一步一个脚印逐一落实扶贫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尤其针对“老大难”的贫困户,不能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不能入股分红“一股了之”,不能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需要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激发贫苦户内生动力,才能使脱贫“针线”在贫困“布”上“穿得准”、“织得密”,“缝得实”。
    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将责任扛在肩上,“俯首甘为孺子牛”。坚定决心信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纠正和制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将带领人民奔入小康社会的“初心”走得更实走得更久远。

    作者:曾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