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圈”破“伞” 不忘初心保本色
2018-10-09 09:50:36
8月22日,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对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等4名省管干部的处分决定。被处分的4人均为政法系统干部,他们“违法为涉黑罪犯减刑提供帮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涉黑罪犯被违法多次减刑”……,与这4人被查处紧密相关的,是在山西颇受关注的黑恶势力头目“小四毛”案,共有90余名公职人员牵涉其中,引起很大震动。(9月28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保护伞,必须要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权力地位,或出权,或出力,或出钱。而以王伟四人为首的,由90余名公职人员组成的黑恶势力保护伞,这把“伞”不可谓不大,伞骨不可谓不硬,在山西政法系统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只可惜,再大的伞,终不能遮天,再硬的伞骨,总有折断的时候。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的监察纪检机关给了这些“大伞”、“小伞”一记记重拳,利刃划破了伞布,铁拳打断了伞骨,法纪揪出了躲在伞下阴影处的黑手,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个胜利。细思此案,“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再次给我们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值得大家深思。
“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的盛行,是“保护伞”滋生的温床,是这起系统腐败窝案发生的根源。“这起案件中,一些涉案人员无原则打招呼、无原则承诺,以能为人办事为荣,自以为没有权力寻租,实际上却被任爱军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使减刑屡屡轻而易举得逞。”办案人员李颖南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这为整治“圈子文化”提供了最好的“防腐剂”。但我们党内不泛诸如王伟等4人之流的高级官员,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编织了一张涵盖了监狱、法院、检察、公安系统人员和‘黑’律师的巨大“关系网”,他们违法为涉黑罪犯减刑提供帮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涉黑罪犯被违法多次减刑。他们知法、懂法、执法,却严重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违背了初心,与人民背道而驰,终究为自己的腐败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基层组织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盛行,使“保护伞”有了生存的土壤。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区域,必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存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往往会滋生黑恶势力,会让这些地方的黑恶势力有了可乘之机。正是“圈子文化”的盛行,使一些人致力于权力寻租,明目张胆拉关系、找靠山,以权力为纽带、以谋利为目的,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抱团腐败等。在任爱军减刑问题上,山西省监狱管理系统上至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副局长、下至监狱管教民警大量人员违纪违法,形成系统性腐败。而监狱系统其他民警则睁只眼闭只眼,充当老好人、“稻草人”,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现象比比皆是,个别干部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从而带动了一批批的“小伞”加入,影响极其恶劣、危害严重,令人沉思、催人警醒。
“一个案子移送四个省管干部”,“一起涉黑案牵出90余名工职人员”,不管哪一个,都让人惊闻。希望各级党员干部以此为戒,切实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自觉抵御“圈子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不忘初心,做到权为民用,做人民公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系统作出贡献。
作者:尧坝镇 王中贵
除“圈”破“伞” 不忘初心保本色
2018-10-09 09:50:36
8月22日,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对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等4名省管干部的处分决定。被处分的4人均为政法系统干部,他们“违法为涉黑罪犯减刑提供帮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涉黑罪犯被违法多次减刑”……,与这4人被查处紧密相关的,是在山西颇受关注的黑恶势力头目“小四毛”案,共有90余名公职人员牵涉其中,引起很大震动。(9月28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保护伞,必须要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权力地位,或出权,或出力,或出钱。而以王伟四人为首的,由90余名公职人员组成的黑恶势力保护伞,这把“伞”不可谓不大,伞骨不可谓不硬,在山西政法系统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只可惜,再大的伞,终不能遮天,再硬的伞骨,总有折断的时候。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的监察纪检机关给了这些“大伞”、“小伞”一记记重拳,利刃划破了伞布,铁拳打断了伞骨,法纪揪出了躲在伞下阴影处的黑手,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个胜利。细思此案,“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再次给我们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值得大家深思。
“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的盛行,是“保护伞”滋生的温床,是这起系统腐败窝案发生的根源。“这起案件中,一些涉案人员无原则打招呼、无原则承诺,以能为人办事为荣,自以为没有权力寻租,实际上却被任爱军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使减刑屡屡轻而易举得逞。”办案人员李颖南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这为整治“圈子文化”提供了最好的“防腐剂”。但我们党内不泛诸如王伟等4人之流的高级官员,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编织了一张涵盖了监狱、法院、检察、公安系统人员和‘黑’律师的巨大“关系网”,他们违法为涉黑罪犯减刑提供帮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涉黑罪犯被违法多次减刑。他们知法、懂法、执法,却严重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违背了初心,与人民背道而驰,终究为自己的腐败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基层组织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圈子文化”、“打招呼文化”盛行,使“保护伞”有了生存的土壤。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区域,必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存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往往会滋生黑恶势力,会让这些地方的黑恶势力有了可乘之机。正是“圈子文化”的盛行,使一些人致力于权力寻租,明目张胆拉关系、找靠山,以权力为纽带、以谋利为目的,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抱团腐败等。在任爱军减刑问题上,山西省监狱管理系统上至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副局长、下至监狱管教民警大量人员违纪违法,形成系统性腐败。而监狱系统其他民警则睁只眼闭只眼,充当老好人、“稻草人”,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现象比比皆是,个别干部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从而带动了一批批的“小伞”加入,影响极其恶劣、危害严重,令人沉思、催人警醒。
“一个案子移送四个省管干部”,“一起涉黑案牵出90余名工职人员”,不管哪一个,都让人惊闻。希望各级党员干部以此为戒,切实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自觉抵御“圈子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不忘初心,做到权为民用,做人民公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系统作出贡献。
作者:尧坝镇 王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