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不养庸官懒政
2018-10-30 14:45:54
“养痈贻患”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出于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之中,意思是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后来逐渐演喻为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怯于担当、甘于平庸的堕政、懒政、躲政行为,无亚于人体上的“痈”。这种“庸官懒政”久治不绝,固然有其现实的主观原因,也有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但体制内的一些思想观念、制度机制、政治空气、管理方式等方面确有“养”他“惯”他的温床。治“庸”必先治“床”,这是题中应有的治本之策。
庸官懒政的温床现象,举其大端,主要有四。一是“好人”观念使其易被容忍。庸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而在有的领导眼里,他们虽然业绩平平、水平一般,但不捣蛋、不捅娄子,人还是一个“好人”。于是,念其“没有功劳,但有苦劳”,该较真的没较真,任由其“混”下去。二是“唯票”用人使其照常进步。庸官因为不得罪人而人缘关系较好,往往容易得到更多选票,而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往往“群众基础一般”。在提拔使用干部时,比他们职务更高的庸官常常会唯票取人,使其官衔职务一点也不受影响。三是“和气”氛围使其如鱼得水。现在有些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大家在原则面前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立场;是非面前当“瓦匠”,东补一下西抹一下,和稀泥;对人对事绝对不当“铁匠”,只栽花不挑刺,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这样一团和气的环境中,庸官自然有了藏身之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撞得心安理得,毫无羞愧之感。四是“土政策”盛行使其比干事的混得更好。有的对上级的干部人事政策规定随意变通,甚至进行重新“量身定做”,使庸官们即使不升也不会“让”和“下”,这是庸官们“混得开”“混得比你好”的关键之处。而那些原本有棱角、有作为、有干劲的干部看到“大环境”原来如此,心里自然“凉了半截”,如果定力不足,也会加入庸官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走出养庸懒政的温床,首要的是各级干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作为激励自我的座右铭,拒绝平庸、远离懒惰,真正把心思聚焦到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来。对于有关组织来说,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养庸贻患”酿出大祸,不如立马下猛药、出重拳进行整治,敢于并且善于打破这个温床,铲除滋生庸官懒政的土壤。
整治庸官懒政作风要出重拳。我们党的先进性是靠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保持的。尽管打破这个庸官懒政的温床并非那么容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攻坚克难,滚石上山,就会让在这个温床里的人待不下去,感到手里的“金饭碗”难端,最终使温床散了架子。因此,对于庸官懒政者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劲头,以下猛药出重拳的力度坚决予以整治。
落实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要动真格。庸官懒政的温床能够长期存在,说到底是与用人失察失误直接有关的。因此,要真正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成为“烧红的火炉”,让渎职犯罪者受到严惩,将问责这把治庸治懒利剑用好。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干部个人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对于查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诿,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承办责任,该“一票否决”的决不含糊,真正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秋涵庄人)
新时代不养庸官懒政
2018-10-30 14:45:54
“养痈贻患”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出于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之中,意思是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后来逐渐演喻为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怯于担当、甘于平庸的堕政、懒政、躲政行为,无亚于人体上的“痈”。这种“庸官懒政”久治不绝,固然有其现实的主观原因,也有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但体制内的一些思想观念、制度机制、政治空气、管理方式等方面确有“养”他“惯”他的温床。治“庸”必先治“床”,这是题中应有的治本之策。
庸官懒政的温床现象,举其大端,主要有四。一是“好人”观念使其易被容忍。庸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而在有的领导眼里,他们虽然业绩平平、水平一般,但不捣蛋、不捅娄子,人还是一个“好人”。于是,念其“没有功劳,但有苦劳”,该较真的没较真,任由其“混”下去。二是“唯票”用人使其照常进步。庸官因为不得罪人而人缘关系较好,往往容易得到更多选票,而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往往“群众基础一般”。在提拔使用干部时,比他们职务更高的庸官常常会唯票取人,使其官衔职务一点也不受影响。三是“和气”氛围使其如鱼得水。现在有些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大家在原则面前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立场;是非面前当“瓦匠”,东补一下西抹一下,和稀泥;对人对事绝对不当“铁匠”,只栽花不挑刺,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这样一团和气的环境中,庸官自然有了藏身之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撞得心安理得,毫无羞愧之感。四是“土政策”盛行使其比干事的混得更好。有的对上级的干部人事政策规定随意变通,甚至进行重新“量身定做”,使庸官们即使不升也不会“让”和“下”,这是庸官们“混得开”“混得比你好”的关键之处。而那些原本有棱角、有作为、有干劲的干部看到“大环境”原来如此,心里自然“凉了半截”,如果定力不足,也会加入庸官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走出养庸懒政的温床,首要的是各级干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作为激励自我的座右铭,拒绝平庸、远离懒惰,真正把心思聚焦到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来。对于有关组织来说,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养庸贻患”酿出大祸,不如立马下猛药、出重拳进行整治,敢于并且善于打破这个温床,铲除滋生庸官懒政的土壤。
整治庸官懒政作风要出重拳。我们党的先进性是靠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保持的。尽管打破这个庸官懒政的温床并非那么容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攻坚克难,滚石上山,就会让在这个温床里的人待不下去,感到手里的“金饭碗”难端,最终使温床散了架子。因此,对于庸官懒政者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劲头,以下猛药出重拳的力度坚决予以整治。
落实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要动真格。庸官懒政的温床能够长期存在,说到底是与用人失察失误直接有关的。因此,要真正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成为“烧红的火炉”,让渎职犯罪者受到严惩,将问责这把治庸治懒利剑用好。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干部个人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对于查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诿,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承办责任,该“一票否决”的决不含糊,真正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秋涵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