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解决内生动力
2018-10-26 14:07:16
“扶贫扶长远,要抓好产业项目,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武隆是山区,平整地块少,要精准施策,做小而精的农业,搞不了山东的集约大产业。”李广华说,多方权衡之下,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重点投入武隆区白马镇豹岩村,试图让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5%的穷村找到致富路。(人民日报 10月24日)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其中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对于如何解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举措仍然是,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体系、动员能力和干部队伍。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道理。脱贫攻坚中,贫困地区要脱贫,也须先修路,同样是非常有道理的。仔细想一想,交通不便本身就是阻碍一些地方群众脱贫的“绊脚石”,因为行路难,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农村群众需要的物资、肥料等运不进来,而农村群众生产的优质果品、蔬菜、粮食运不出去,也没有商贩愿意前来购买,这对一个地方的群众脱贫来说,肯定是大为不利的。这也是很多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时,往往把解决行路难作为打开精准扶贫局面的开端,这样的帮扶,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说路通了,农村群众可以方便地买卖各种物品是看得见的实惠,那么路通了,于外面世界的交往增加了,农村群众的观念转变了,那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实惠。众所周知,农村群众要脱贫,激发内生动力特别重要。当农村群众和外面世界的群众多交往,感受到发达地区群众是一门心思致富的时候,他们往往受到触动,得到启示,于是心动起来,手热起来,主动要脱贫的人会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要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改变贫困群众的落后观念,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增加群众获得感。
(参宝镇 董泽蓉)
扶贫先解决内生动力
2018-10-26 14:07:16
“扶贫扶长远,要抓好产业项目,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武隆是山区,平整地块少,要精准施策,做小而精的农业,搞不了山东的集约大产业。”李广华说,多方权衡之下,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重点投入武隆区白马镇豹岩村,试图让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5%的穷村找到致富路。(人民日报 10月24日)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其中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对于如何解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举措仍然是,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体系、动员能力和干部队伍。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道理。脱贫攻坚中,贫困地区要脱贫,也须先修路,同样是非常有道理的。仔细想一想,交通不便本身就是阻碍一些地方群众脱贫的“绊脚石”,因为行路难,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农村群众需要的物资、肥料等运不进来,而农村群众生产的优质果品、蔬菜、粮食运不出去,也没有商贩愿意前来购买,这对一个地方的群众脱贫来说,肯定是大为不利的。这也是很多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时,往往把解决行路难作为打开精准扶贫局面的开端,这样的帮扶,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说路通了,农村群众可以方便地买卖各种物品是看得见的实惠,那么路通了,于外面世界的交往增加了,农村群众的观念转变了,那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实惠。众所周知,农村群众要脱贫,激发内生动力特别重要。当农村群众和外面世界的群众多交往,感受到发达地区群众是一门心思致富的时候,他们往往受到触动,得到启示,于是心动起来,手热起来,主动要脱贫的人会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要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改变贫困群众的落后观念,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增加群众获得感。
(参宝镇 董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