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基层暗访,有利于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2018-11-23 11:18:50

    盐边县组建暗访队伍,“每周至少暗访1次,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接让村民反映问题,能发现平时难以掌握的问题线索;用摄像机留存影像资料,让当事人‘赖不了账’。”这一做法得到扶贫移民局干部苏跃点赞。
    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于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只要是到下级领导管辖地方去,一般都是提前打招呼,下级会做好各种准备,包括他们检查的内容,访问的家庭,下级都会提前做好准备。上级领导往往去检查、访问的时候都是走走过场了,根本检查不出问题,访问群众也是被安排好的,口供都已经对好了的。领导或许是迫于压力,必须要去检查工作,走走过场而已,而下级领导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找那种所谓“信得过的群众”让领导去访问。这样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检查,什么问题都检查不出来,检查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好,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
    基层暗访,密切了干群关系。直白地说,一些官员不暗访,不是不知道暗访的好,而是不愿受也受不了暗访的“苦”,习惯性偷懒。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开会听汇报舒服,还是顶烈日冒严寒、顶风冒雨下基层舒服?是轻车简从或者走到现场、被“淹没”在人海中甚至被相关办事人员数落几句感觉好,还是有警车开道、被热烈欢迎、被盛情款待的感觉好?既然暗访不是工作必须,不是上级要求和考核任务,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此外,不愿意暗访还有试图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因素。暗访显然是抱着了解实情的目的去的,暗访当然可能发现好的、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真相往往是无法令人满意的甚至可能是“残酷”的。若真发现了问题,回来还得想法解决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则可能被群众质疑不作为。既然暗访可能会引火烧身,索性不去暗访,来个没不告不理。
    如果想要领导干部真正深入群众,发现真实问题,就不能明访,只能采取暗访的形式,不能提前通知下级,直接去检查的地方,没有准备,没有包装,这样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群众的苦衷,发现政策执行的盲点,进而让政策执行更到位,政策落实更有力。

    因此,把暗访工作形成制度,使其经常化、制度化。使暗访随时都可能出现在群众中,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面前。并对暗访结果,通过有关渠道公开公布,增加透明度。这样做,对优秀的干部是鼓励、是鞭策;对存在问题的干部是压力,是教训。这样层层倒逼领导干部把各项工作抓到实处、落到实处。同时,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

    (文/福宝镇 冯建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基层暗访,有利于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2018-11-23 11:18:50

    盐边县组建暗访队伍,“每周至少暗访1次,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接让村民反映问题,能发现平时难以掌握的问题线索;用摄像机留存影像资料,让当事人‘赖不了账’。”这一做法得到扶贫移民局干部苏跃点赞。
    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于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只要是到下级领导管辖地方去,一般都是提前打招呼,下级会做好各种准备,包括他们检查的内容,访问的家庭,下级都会提前做好准备。上级领导往往去检查、访问的时候都是走走过场了,根本检查不出问题,访问群众也是被安排好的,口供都已经对好了的。领导或许是迫于压力,必须要去检查工作,走走过场而已,而下级领导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找那种所谓“信得过的群众”让领导去访问。这样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检查,什么问题都检查不出来,检查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好,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
    基层暗访,密切了干群关系。直白地说,一些官员不暗访,不是不知道暗访的好,而是不愿受也受不了暗访的“苦”,习惯性偷懒。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开会听汇报舒服,还是顶烈日冒严寒、顶风冒雨下基层舒服?是轻车简从或者走到现场、被“淹没”在人海中甚至被相关办事人员数落几句感觉好,还是有警车开道、被热烈欢迎、被盛情款待的感觉好?既然暗访不是工作必须,不是上级要求和考核任务,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此外,不愿意暗访还有试图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因素。暗访显然是抱着了解实情的目的去的,暗访当然可能发现好的、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真相往往是无法令人满意的甚至可能是“残酷”的。若真发现了问题,回来还得想法解决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则可能被群众质疑不作为。既然暗访可能会引火烧身,索性不去暗访,来个没不告不理。
    如果想要领导干部真正深入群众,发现真实问题,就不能明访,只能采取暗访的形式,不能提前通知下级,直接去检查的地方,没有准备,没有包装,这样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群众的苦衷,发现政策执行的盲点,进而让政策执行更到位,政策落实更有力。

    因此,把暗访工作形成制度,使其经常化、制度化。使暗访随时都可能出现在群众中,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面前。并对暗访结果,通过有关渠道公开公布,增加透明度。这样做,对优秀的干部是鼓励、是鞭策;对存在问题的干部是压力,是教训。这样层层倒逼领导干部把各项工作抓到实处、落到实处。同时,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

    (文/福宝镇 冯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