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树立人才,引领发展

    2018-11-07 14:53:09

    10月31日上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和四川大学调研人才工作时强调,要推动人才工作在思维理念、平台建设、政策机制上创新突破,更加有力有效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治蜀兴川事业中来。(2018年11月1日 四川日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强国,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橘生淮南则有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各地历史底蕴、自然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不尽相同,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也应不一样。要结合本地实际需求,找准特色优势,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引才计划。
    引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幻想一两年就想把所需要的人才“一网打尽”,要从实际出发,引进人才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既要重学历更要重能力,既要求所有更要求所用,以更开阔的思路、更灵活的方式吸引人才。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开花结果”,真正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人才各得其所,各显所能,各尽其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从“过客”变为“家人”。
    “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自觉地呼应每一位人才的需求、诉求和追求,营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要惜才、爱才、敬才,让每一位人才都有“此处心安是吾乡”的感受,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宝地、宜居宜业的福地。
    作者:先 珊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树立人才,引领发展

    2018-11-07 14:53:09

    10月31日上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和四川大学调研人才工作时强调,要推动人才工作在思维理念、平台建设、政策机制上创新突破,更加有力有效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治蜀兴川事业中来。(2018年11月1日 四川日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强国,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橘生淮南则有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各地历史底蕴、自然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不尽相同,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也应不一样。要结合本地实际需求,找准特色优势,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引才计划。
    引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幻想一两年就想把所需要的人才“一网打尽”,要从实际出发,引进人才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既要重学历更要重能力,既要求所有更要求所用,以更开阔的思路、更灵活的方式吸引人才。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开花结果”,真正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人才各得其所,各显所能,各尽其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从“过客”变为“家人”。
    “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自觉地呼应每一位人才的需求、诉求和追求,营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要惜才、爱才、敬才,让每一位人才都有“此处心安是吾乡”的感受,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宝地、宜居宜业的福地。
    作者:先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