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更需“精准”入心
2018-10-30 15:20:05
近期,许多中央和国家机关密集开展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活动中,不仅点名道姓通报各自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还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让《条例》入脑入耳入心,着力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中国纪检监察报》 10月28日)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毛泽东同志讲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警示教育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重要抓手,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的有力措施,是党员干部克服麻痹思想的有效渠道,万不可流于形式。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反复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为做好警示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但是,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看戏”而不“入戏”,甘当“吃瓜群众”,把教训当“故事”听,把典型案例当“耳边风”,始终觉得“腐败离我太远”,不自省、不反思,最后“局外人”终成“案中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员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就是要真正做到心灵的触碰:昔日老朋友、老同事,一朝阶下囚,还有什么比身边人的命运逆转更加鲜活生动、更能发人深省?身临其境,更要“心临其境”,把警示教育反面教材作为镜子,对照查找,深刻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病”。警示教育的作用正在于此。
“政者,正也”。惦记“后悔药”,不如打好“预防针”。 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易成为腐败分子“围猎”对象,更应积极参加警示教育,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想,入脑入心更入行,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各级政府和单位也需名正言顺地拿起警示教育这一教育干部、正风肃纪的特色武器,走出隔靴搔痒、断章取义等误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警示教育效果,立足解决问题、传导压力,常做常新,久久为功,真正做到警示教育“精准”入心,党员干部廉洁慎行。
(合江县旅游局 郑国雄)
警示教育更需“精准”入心
2018-10-30 15:20:05
近期,许多中央和国家机关密集开展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活动中,不仅点名道姓通报各自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还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让《条例》入脑入耳入心,着力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中国纪检监察报》 10月28日)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毛泽东同志讲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警示教育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重要抓手,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的有力措施,是党员干部克服麻痹思想的有效渠道,万不可流于形式。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反复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为做好警示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但是,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看戏”而不“入戏”,甘当“吃瓜群众”,把教训当“故事”听,把典型案例当“耳边风”,始终觉得“腐败离我太远”,不自省、不反思,最后“局外人”终成“案中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员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就是要真正做到心灵的触碰:昔日老朋友、老同事,一朝阶下囚,还有什么比身边人的命运逆转更加鲜活生动、更能发人深省?身临其境,更要“心临其境”,把警示教育反面教材作为镜子,对照查找,深刻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病”。警示教育的作用正在于此。
“政者,正也”。惦记“后悔药”,不如打好“预防针”。 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易成为腐败分子“围猎”对象,更应积极参加警示教育,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想,入脑入心更入行,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各级政府和单位也需名正言顺地拿起警示教育这一教育干部、正风肃纪的特色武器,走出隔靴搔痒、断章取义等误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警示教育效果,立足解决问题、传导压力,常做常新,久久为功,真正做到警示教育“精准”入心,党员干部廉洁慎行。
(合江县旅游局 郑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