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纠错容错制度,让干部吃上干事创业定心丸
2018-11-08 10:38:56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求是》最新一期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的署名文章,对这一意见进行全面权威解读,强调新时代要选好人、用对人,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10月8日 中工网)
当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需要一大批“闯将”“尖兵”冲锋陷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关口,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唯有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健全机制为其“引好路”“搭好台”“撑好伞”,才能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念好“激励”诀,让担当作为干部“活起来”。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好人、选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激励。千方百计让干部流血不流泪,旗帜鲜明以实绩论英雄。树立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挥舞好一线考核的“指挥棒”,坚持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拓宽晋升渠道,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大胆地使用在基层扎实历练、在“吃劲”岗位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炼、表现优秀的干部,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坚决及时调整,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确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问题,让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干事创业者看到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面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让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当前,新时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时需要一批又一批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的干部。这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深河,敢于往前蹚就是一种勇气和担当,如果途中一脚踩空,呛个半死,再被拉上岸打几板子,既不近人情,又让敢于担当的干部寒了心,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因此,一方要着力解决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确确实实将“三个区分”落到实处,完善和规范纠错容错制度,让广大干部吃上大胆干事创业的定心丸,让他们卸下心里包袱、心无旁骛,甩开膀子、脚踏实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中。 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那些犯了错的干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犯了错,只要能及时悔过改正,且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艰苦奋斗,这样的就要大胆重新启用,让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放下思想包袱。
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建立功业的抱负,也要有直面下属(下级)失误的胸怀。能否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鼓励担当者、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受到挫折甚至发生失误的干部职工加油打气,是检验上级领导能否“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试金石”。改革过程中,干部必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 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由此有可能受到误解和非议。如果上级领导不撑腰,谁还会做敢于担当的人?如果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严厉打击诬陷诽谤者,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基层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谁还敢做需要担当的事?作为一名上级领导,揽功诿过是一大忌,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要以直面失误的坦荡胸怀,不退缩、不推诿、不躲闪,旗帜鲜明为一线干部主持公道,理直气壮地为基层职工撑腰鼓劲,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灵雁)
规范纠错容错制度,让干部吃上干事创业定心丸
2018-11-08 10:38:56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求是》最新一期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的署名文章,对这一意见进行全面权威解读,强调新时代要选好人、用对人,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10月8日 中工网)
当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需要一大批“闯将”“尖兵”冲锋陷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关口,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唯有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健全机制为其“引好路”“搭好台”“撑好伞”,才能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念好“激励”诀,让担当作为干部“活起来”。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好人、选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激励。千方百计让干部流血不流泪,旗帜鲜明以实绩论英雄。树立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挥舞好一线考核的“指挥棒”,坚持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拓宽晋升渠道,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大胆地使用在基层扎实历练、在“吃劲”岗位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炼、表现优秀的干部,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坚决及时调整,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确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问题,让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干事创业者看到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面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让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当前,新时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时需要一批又一批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的干部。这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深河,敢于往前蹚就是一种勇气和担当,如果途中一脚踩空,呛个半死,再被拉上岸打几板子,既不近人情,又让敢于担当的干部寒了心,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因此,一方要着力解决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确确实实将“三个区分”落到实处,完善和规范纠错容错制度,让广大干部吃上大胆干事创业的定心丸,让他们卸下心里包袱、心无旁骛,甩开膀子、脚踏实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中。 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那些犯了错的干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犯了错,只要能及时悔过改正,且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艰苦奋斗,这样的就要大胆重新启用,让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放下思想包袱。
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建立功业的抱负,也要有直面下属(下级)失误的胸怀。能否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鼓励担当者、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受到挫折甚至发生失误的干部职工加油打气,是检验上级领导能否“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试金石”。改革过程中,干部必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 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由此有可能受到误解和非议。如果上级领导不撑腰,谁还会做敢于担当的人?如果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严厉打击诬陷诽谤者,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基层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谁还敢做需要担当的事?作为一名上级领导,揽功诿过是一大忌,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要以直面失误的坦荡胸怀,不退缩、不推诿、不躲闪,旗帜鲜明为一线干部主持公道,理直气壮地为基层职工撑腰鼓劲,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