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新时代需要共产党人强烈的担当精神

    2018-11-16 10:52: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今天,虽然没有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没有建设年代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但事业的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同样是巨大的。这迫切需要所有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好职尽好责,善作善成,勇做历史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10月27日 中国网信网)
    今天,伴随新时代,一段全新的征程再次开启,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有新自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以搏击者、弄潮儿“会当水击三千里”。为此,我们一要强化“想为”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也是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们要铭记总书记的告诫,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责任感、进取心和精气神,坚定“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思想意识,更加主动地讲奉献、求作为、干实事。党员干部敢不敢为,体现的是胆识和责任,展现的更是觉悟和情怀。明代政治家吕坤说过,“官高一步,责任便更大一步”,古人尚有如此情怀,作为共产党员更应在工作中主动去挑最重的担子、去啃最硬的骨头,以敢想、敢做、敢担展示敢为之担当、搏击之成效。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条”好干部标准,勤政务实就是其中一条。我们应坚持以勤为先、以勤为本,坚决克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庸懒散习气,以“马上办”的行动、“钉钉子”的韧劲,决不让自己的职责挂空挡、负责的事情无着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党的威信指数。
    新常态下谋发展,攻坚期里抓改革,是对党员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直接检验。当前,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十分明确,要通过我们的会干善为,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践中,我们要在深学细悟新发展理念中大力提升善谋良策的能力,在破题解难答题交卷中大力提升善抓落实的能力,在上行下效同心合力中大力提升善带群众的能力。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务实干,不怕困难奋力干,就能谱写中国梦的璀璨华章。
    (李爱平)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新时代需要共产党人强烈的担当精神

    2018-11-16 10:52: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今天,虽然没有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没有建设年代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但事业的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同样是巨大的。这迫切需要所有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好职尽好责,善作善成,勇做历史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10月27日 中国网信网)
    今天,伴随新时代,一段全新的征程再次开启,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有新自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以搏击者、弄潮儿“会当水击三千里”。为此,我们一要强化“想为”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也是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们要铭记总书记的告诫,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责任感、进取心和精气神,坚定“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思想意识,更加主动地讲奉献、求作为、干实事。党员干部敢不敢为,体现的是胆识和责任,展现的更是觉悟和情怀。明代政治家吕坤说过,“官高一步,责任便更大一步”,古人尚有如此情怀,作为共产党员更应在工作中主动去挑最重的担子、去啃最硬的骨头,以敢想、敢做、敢担展示敢为之担当、搏击之成效。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条”好干部标准,勤政务实就是其中一条。我们应坚持以勤为先、以勤为本,坚决克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庸懒散习气,以“马上办”的行动、“钉钉子”的韧劲,决不让自己的职责挂空挡、负责的事情无着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党的威信指数。
    新常态下谋发展,攻坚期里抓改革,是对党员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直接检验。当前,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十分明确,要通过我们的会干善为,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践中,我们要在深学细悟新发展理念中大力提升善谋良策的能力,在破题解难答题交卷中大力提升善抓落实的能力,在上行下效同心合力中大力提升善带群众的能力。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务实干,不怕困难奋力干,就能谱写中国梦的璀璨华章。
    (李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