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迷彩服,挽着裤腿,初冬天气,但他额头上却沁着汗水……当记者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镇王义寨村见到吕向阳时,看不出他和村民有什么区别。(11月23日,人民日报)
一身迷彩服,挽着裤腿,初冬天气,额头上却沁着汗水的他,曾经去驻村当书记两年,让村民收入硬是从2000元增加到5000元以上,全村顺利达到脱贫。现又梅开二度,再度下村帮扶当第一书记,他就是让人们看不出和村民有什么区别的驻村上“瘾”书记吕向阳。
吕向阳曾经是省武警总队副团职干部,2013年3月,组织确定吕向阳赴望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义无反顾。两年挂职期间,他带领村民攻坚克难,拓宽村道10多公里,架设桥梁4座,开山炸石修建山道5公里,把道路修到200多户村民家门口;招商引资建成了一个豆粕加工公司、一座70亩的养羊场,成立农业合作社,望母山村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5000元以上,顺利脱贫。
今年初,组织上找吕向阳谈话,又选派他到王义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吕向阳深思熟虑后,还是横下了心,“只要组织需要,我无怨无悔”,再次担起了驻村的职责。有战友不解地问:“你当村支书有瘾啊?”吕向阳淡然回答:“我入党的初心就是甘于奉献,不能算个人得失账,更不能跟组织讲条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归。”
不讲条件,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归,或许这就是他驻村帮扶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
说起王义寨村,在济阳可是远近闻名。从1995年至2015年,硬是20年选不出党支部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一直由镇或县机关干部兼任。
吕向阳走马上任,背起行李住进了王义寨村委办公室,没有水也没有厕所,条件之差难以想象。贫穷、落后、涣散……是摆在吕向阳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好在他是当过兵的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难都能过,什么仗都能打。凭着普通的着装,干事的热情,他很快融入的到了村民中。
“老百姓认干不认说,谁办实事他服谁。村党支部书记不允许遇到问题绕着走。”这是吕向阳两次驻村挂职的切身体会。为了村搞建设,要砍几棵老树激怒了王义寨村一名有精神病史的村民。这下不得了了,一天大早,病民就扛着铁锨,骂骂咧咧来找吕向阳,村民们见状大喊:“吕书记快躲起来!”吕向阳迎难而上,通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稳定了他的情绪,随后通过登门走访,还与之成了好朋友。
普通的着装,倾情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短短几个月时间,吕向阳和全村村民已亲如一家人,村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吕向阳反映,村里的面貌也有了大变化。
这个上“瘾”的驻村书记,曾经在得到了部队大熔炉的锻炼,有领导的信任,有迎难而上的决心,他坚守初心,甘于奉献,不计较得失,用真心换民心,得到了百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领导的认可,今年9月,吕向阳被山东省省直机关授予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这是对他梅开二度当驻村书记,敢于当担,勇于作为的最好回报!事实证明,驻村干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在着装的耀眼,关键在于身心的融入。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