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抓党建就是抓主业

    2018-11-19 15:20:4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导向,立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实际,从开展“有活动阵地、有党建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健全制度、有组织活动、有宣传载体、有统一台账、有落实机制、有先进典型、有工作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十有”规范化建设破题,化无形抓手为有形抓手,实现党建工作脱“虚”向“实”,虚功实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抓党建就是抓主业,既要思想重视,也要舍得投入。重不重视基础保障、舍不舍得投入是衡量真抓、实抓基层党建的重要指标。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以“十有”为抓手,切实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一是在人员的问题上,毫不含糊配齐配强。各基层党(工)委全面成立党建办,明确党(工)委组织委员(党办主任、政工科长)主抓党务工作,并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企、“两新”党组织明确专职党务人员,确保基层党建有人抓。二是在经费的问题上,舍得真金白银投入。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党建经费投入和保障,整合财政、留存党费、部门单位预算等资金用于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场所建设和服务党员、群众等工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三是在场所问题上,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全面推进“两个覆盖”,即行政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标准提升全覆盖,以活动场所为中心,建成乡村振兴综合功能区域;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场所建设全覆盖,搭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党员服务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服务党员群众提供了场所保障。
    抓党建就是抓责任,既要从严从实,也要从常从细。怎样让管党治党在最基层、在普通党员中严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以为:一是突出示范引领。建立党建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季度听取1次工作汇报、研究党建重点工作。二是注重压实责任。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述职考核制度,落实县委书记联乡(镇)包村、乡(镇)党委书记联村包组、村党组织书记联组包户责任问效制,推动书记抓与抓书记的有机统一。建立基层党建“履职档案”,制定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的述职承诺兑现情况、清单落实情况、评议考核情况、约谈诫勉情况等建档保存,作为党组织书记提拔重用和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三是开展常态巡察。成立基层党建巡察组,每季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专项巡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三函督办”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坚决进行组织处理。由组织部门负责,建立“月通报、季预警、半年检查、年终总评”、组工干部“1 N”联系、会议记录调阅等制度,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督促检查,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既要勇于拓荒,也要求真务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基础工作抓起,推动问题整改,着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找准着力点,提升基层组织力。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抓党建找不到落脚点着力点,党的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创设载体,在农村,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统领,开展“党建强村、产业富村、部门扶村、党员帮户”活动,提高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要开展结对共建工作,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争创”活动,解决“灯下黑”难题;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双星”创评活动,推行“一会三组”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二是突出重难点,抓实党员教育管理。针对部分党员党性意识、纪律意识、组织意识淡化,党员先锋作用不强,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坚持每月开展以党员学习日、党员生活日、党员议事日、党员走访日、党员服务日为内容的党日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趣味性。三是抓住关键点,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待遇保障偏低、岗位吸引力不强、带富致富能力较弱等问题,克服财政压力,大幅度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逐步提高至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推行见习村干部制度,储备优秀人才,拓宽村干部选人用人渠道;县级层面每年至少举办2期以上村干部培训班,并通过以会代训、全员访谈等形式,着力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梦春)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抓党建就是抓主业

    2018-11-19 15:20:4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导向,立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实际,从开展“有活动阵地、有党建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健全制度、有组织活动、有宣传载体、有统一台账、有落实机制、有先进典型、有工作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十有”规范化建设破题,化无形抓手为有形抓手,实现党建工作脱“虚”向“实”,虚功实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抓党建就是抓主业,既要思想重视,也要舍得投入。重不重视基础保障、舍不舍得投入是衡量真抓、实抓基层党建的重要指标。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以“十有”为抓手,切实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一是在人员的问题上,毫不含糊配齐配强。各基层党(工)委全面成立党建办,明确党(工)委组织委员(党办主任、政工科长)主抓党务工作,并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企、“两新”党组织明确专职党务人员,确保基层党建有人抓。二是在经费的问题上,舍得真金白银投入。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党建经费投入和保障,整合财政、留存党费、部门单位预算等资金用于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场所建设和服务党员、群众等工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三是在场所问题上,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全面推进“两个覆盖”,即行政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标准提升全覆盖,以活动场所为中心,建成乡村振兴综合功能区域;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场所建设全覆盖,搭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党员服务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服务党员群众提供了场所保障。
    抓党建就是抓责任,既要从严从实,也要从常从细。怎样让管党治党在最基层、在普通党员中严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以为:一是突出示范引领。建立党建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季度听取1次工作汇报、研究党建重点工作。二是注重压实责任。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述职考核制度,落实县委书记联乡(镇)包村、乡(镇)党委书记联村包组、村党组织书记联组包户责任问效制,推动书记抓与抓书记的有机统一。建立基层党建“履职档案”,制定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的述职承诺兑现情况、清单落实情况、评议考核情况、约谈诫勉情况等建档保存,作为党组织书记提拔重用和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三是开展常态巡察。成立基层党建巡察组,每季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专项巡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三函督办”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坚决进行组织处理。由组织部门负责,建立“月通报、季预警、半年检查、年终总评”、组工干部“1 N”联系、会议记录调阅等制度,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督促检查,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既要勇于拓荒,也要求真务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基础工作抓起,推动问题整改,着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找准着力点,提升基层组织力。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抓党建找不到落脚点着力点,党的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创设载体,在农村,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统领,开展“党建强村、产业富村、部门扶村、党员帮户”活动,提高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要开展结对共建工作,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争创”活动,解决“灯下黑”难题;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双星”创评活动,推行“一会三组”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二是突出重难点,抓实党员教育管理。针对部分党员党性意识、纪律意识、组织意识淡化,党员先锋作用不强,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坚持每月开展以党员学习日、党员生活日、党员议事日、党员走访日、党员服务日为内容的党日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趣味性。三是抓住关键点,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待遇保障偏低、岗位吸引力不强、带富致富能力较弱等问题,克服财政压力,大幅度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逐步提高至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推行见习村干部制度,储备优秀人才,拓宽村干部选人用人渠道;县级层面每年至少举办2期以上村干部培训班,并通过以会代训、全员访谈等形式,着力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