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又是一把悔恨泪 又是一篇忏悔书

    2018-12-13 12:25:13

    张慧光,北京市文资办原党委书记、副主任,她曾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张慧光”这一关键词,会出现几十万个条目。作为一名正局级领导干部,她的工作照光彩照人。然而,今昔对比,已判若两人。(12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张慧光,北京市文资办原党委书记、副主任,她曾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委书记、局长,如此光鲜耀眼的头衔,本是自己的荣耀,家人的骄傲,可仅因贪字贴身,所有的风光荣耀都全然退去,最终获刑15年,让她面对高墙,慢慢去悔读人生。
    她坐上官位,总想还往上升一点。北京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主任孙利清告诉记者:“张慧光这个人欲望太高,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特别是到文资办以后,对职位、权力的期许更高。作为党委书记,不安守本职,却一心想在有限的几年时间里,再上一个台阶。”她特别热衷于那些轰轰烈烈、“有声有响”的活动,有的项目甚至亲自参与操持,热心的背后,正是她贪图捞取“政绩”的资本。
    2013年,市文资办牵头在美国举办《我爱北京》国际编剧大赛。通过加拿大籍华人牛某的“穿针引线”,活动在美国几十所高校展开,最终优秀剧本被拍成微电影,并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看起来有声有色的工作背后,竟随意增加了400多万元项目支出,她因此受到批评要求作出深刻检查。可她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利用职务便利,在市文资办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研社)签订《微电影市场发展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委托服务合同》过程中,套取财政资金151万余元。后又借用北京华荣兄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名义,与外研社签订虚假《“微电影市场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微电影拍摄制作合同》,骗取上述财政资金中的75万余元,据为己有。在接受牛某请托,为其承揽编剧大赛提供帮助后,2015年5月、6月,牛某给她送上了16万美金的“好处费”,折合人民币近百万元。
    她爱慕虚荣,不惜张口索财。2011年7月,张慧光向其胞妹张某甲索要191万元,只是因为她看上了一对翡翠手镯,想要买下来。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张慧光利用担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职务便利,为祝某的公司承揽北京市旅游局大型旅游栏目《想说爱你》《请跟我来》拍摄制作工作提供帮助,其间,张慧光先后多次收受祝某为其支付的美容费用及其他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9.9万元。张慧光在市旅游局和文资办工作的7年间,张某甲利用张慧光手中的权力,先后签了2000多万元的合同。作为回报,张某甲先后给予张慧光数百万元。除对妹妹张某甲关照外,他还对另一个妹妹张某乙也倍加关照,从中拿到不菲的好处费。
    不走正道想升官,不守规矩想发财。自古有良训,升官发财两不全。张慧光爱慕虚荣,借权敛财,张口索要,钱权交易,看似积极主阵轰轰烈烈的大活动,实则是为自己的政绩做嫁妆,想官再当大一点,权再掌多一点,到时得到的财物会倍增。
    如意的算盘却没有逃过法纪,2015年9月12日,张慧光被北京市纪委专案组的工作人员带离办公室,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今,她只是痛哭流涕地感慨:“我曾是父母的希望和骄傲,我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人这一辈子啊,得始终走在规矩里面,这样才能真正地保住平安!”又是一把悔恨泪,又是一篇忏悔书。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又是一把悔恨泪 又是一篇忏悔书

    2018-12-13 12:25:13

    张慧光,北京市文资办原党委书记、副主任,她曾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张慧光”这一关键词,会出现几十万个条目。作为一名正局级领导干部,她的工作照光彩照人。然而,今昔对比,已判若两人。(12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张慧光,北京市文资办原党委书记、副主任,她曾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委书记、局长,如此光鲜耀眼的头衔,本是自己的荣耀,家人的骄傲,可仅因贪字贴身,所有的风光荣耀都全然退去,最终获刑15年,让她面对高墙,慢慢去悔读人生。
    她坐上官位,总想还往上升一点。北京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主任孙利清告诉记者:“张慧光这个人欲望太高,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特别是到文资办以后,对职位、权力的期许更高。作为党委书记,不安守本职,却一心想在有限的几年时间里,再上一个台阶。”她特别热衷于那些轰轰烈烈、“有声有响”的活动,有的项目甚至亲自参与操持,热心的背后,正是她贪图捞取“政绩”的资本。
    2013年,市文资办牵头在美国举办《我爱北京》国际编剧大赛。通过加拿大籍华人牛某的“穿针引线”,活动在美国几十所高校展开,最终优秀剧本被拍成微电影,并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看起来有声有色的工作背后,竟随意增加了400多万元项目支出,她因此受到批评要求作出深刻检查。可她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利用职务便利,在市文资办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研社)签订《微电影市场发展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委托服务合同》过程中,套取财政资金151万余元。后又借用北京华荣兄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名义,与外研社签订虚假《“微电影市场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微电影拍摄制作合同》,骗取上述财政资金中的75万余元,据为己有。在接受牛某请托,为其承揽编剧大赛提供帮助后,2015年5月、6月,牛某给她送上了16万美金的“好处费”,折合人民币近百万元。
    她爱慕虚荣,不惜张口索财。2011年7月,张慧光向其胞妹张某甲索要191万元,只是因为她看上了一对翡翠手镯,想要买下来。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张慧光利用担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职务便利,为祝某的公司承揽北京市旅游局大型旅游栏目《想说爱你》《请跟我来》拍摄制作工作提供帮助,其间,张慧光先后多次收受祝某为其支付的美容费用及其他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9.9万元。张慧光在市旅游局和文资办工作的7年间,张某甲利用张慧光手中的权力,先后签了2000多万元的合同。作为回报,张某甲先后给予张慧光数百万元。除对妹妹张某甲关照外,他还对另一个妹妹张某乙也倍加关照,从中拿到不菲的好处费。
    不走正道想升官,不守规矩想发财。自古有良训,升官发财两不全。张慧光爱慕虚荣,借权敛财,张口索要,钱权交易,看似积极主阵轰轰烈烈的大活动,实则是为自己的政绩做嫁妆,想官再当大一点,权再掌多一点,到时得到的财物会倍增。
    如意的算盘却没有逃过法纪,2015年9月12日,张慧光被北京市纪委专案组的工作人员带离办公室,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今,她只是痛哭流涕地感慨:“我曾是父母的希望和骄傲,我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人这一辈子啊,得始终走在规矩里面,这样才能真正地保住平安!”又是一把悔恨泪,又是一篇忏悔书。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