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查找防”组合拳,全力整治基层“微腐败”
2018-12-11 13:27:33
日前,盐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阜宁县走访时,听到了不少来自基层群众的“好声音”。一年多来,随着盐城市“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的推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遏制。农村基层新风气逐渐吹遍盐阜大地、走进千家万户。(中国纪检监察报 12月7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虽说“微腐败”乱用公权的行为小,但若是不下大力气整治,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发生动摇;若是不花功夫整治,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政府的公信力就会降低。所以,必须对“微腐败”予以重罚,对基层“蝇腐”要一抓到底,不留余地。通过打好“找出问题、查处问题、防范问题”这套组合拳,全力整治“微腐败”,让农村基层新风气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使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遏制;让反腐正风给百姓带来幸福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整治“微腐败”,找出问题是前提。找出病根,方能对症下药,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想要整治“微腐败”,首先要找出腐败容易出现的领域。盐城市在专项行动前,借力数据分析,确定了镇村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等8大类问题作为整治重点;专项行动中,发现确保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三资”、低保、帮扶资金等在使用过程中公正透明,确保村干部不在其中乱收滥支、侵占挪用、贪污私分、优亲厚友等问题也是“微腐败”的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群众利益“跑滴漏”。
整治“微腐败”,查处问题是关键。有病就要医,有错就要究,有问题就要查处。面对“微腐败”,必须动真格,必须触灵魂,必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壮士断臂的魄力、将军斩马的决心,让“微腐败”彻底得到整治。问责追究需常态化。查处问题不能只是吹一次风,下一场雨,而是需持续不断,最终将腐败的毒瘤连根拔起。刮骨疗伤为的是治病救人,刮骨虽痛,但能救人;整治“微腐败”虽会遭到抵触,但能纯洁党风、肃清政风。整治“微腐败”必须深入、深刻、深远。今年以来,盐城市查处农村基层案件1199件。扶贫领域查处312人,党纪政务处分61人,通报曝光扶贫领域案件36起,点名道姓通报96人。可见,盐城市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整治“微腐败”,防范问题是根本。加强学习,强化监督,完善制度,都是预防问题的良药。加强学习。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素养等的学习;干部必须坚定信仰,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我免疫力,最终实现不想腐。强化监督。借助信息化公开化手段,让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公开在阳光下进行;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作用,加强对村居“两委”、基层站所、学校医院等单位中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督;开展走访,拓展群众参与监督、建言献策的渠道。实现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完美结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制度。分年度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编印履责纪实手册,聚焦容易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权力事项,明确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党员干部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最终达到预防“微腐败”的目的。
作者:罗苏虹
打好“查找防”组合拳,全力整治基层“微腐败”
2018-12-11 13:27:33
日前,盐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阜宁县走访时,听到了不少来自基层群众的“好声音”。一年多来,随着盐城市“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的推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遏制。农村基层新风气逐渐吹遍盐阜大地、走进千家万户。(中国纪检监察报 12月7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虽说“微腐败”乱用公权的行为小,但若是不下大力气整治,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发生动摇;若是不花功夫整治,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政府的公信力就会降低。所以,必须对“微腐败”予以重罚,对基层“蝇腐”要一抓到底,不留余地。通过打好“找出问题、查处问题、防范问题”这套组合拳,全力整治“微腐败”,让农村基层新风气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使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遏制;让反腐正风给百姓带来幸福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整治“微腐败”,找出问题是前提。找出病根,方能对症下药,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想要整治“微腐败”,首先要找出腐败容易出现的领域。盐城市在专项行动前,借力数据分析,确定了镇村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等8大类问题作为整治重点;专项行动中,发现确保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三资”、低保、帮扶资金等在使用过程中公正透明,确保村干部不在其中乱收滥支、侵占挪用、贪污私分、优亲厚友等问题也是“微腐败”的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群众利益“跑滴漏”。
整治“微腐败”,查处问题是关键。有病就要医,有错就要究,有问题就要查处。面对“微腐败”,必须动真格,必须触灵魂,必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壮士断臂的魄力、将军斩马的决心,让“微腐败”彻底得到整治。问责追究需常态化。查处问题不能只是吹一次风,下一场雨,而是需持续不断,最终将腐败的毒瘤连根拔起。刮骨疗伤为的是治病救人,刮骨虽痛,但能救人;整治“微腐败”虽会遭到抵触,但能纯洁党风、肃清政风。整治“微腐败”必须深入、深刻、深远。今年以来,盐城市查处农村基层案件1199件。扶贫领域查处312人,党纪政务处分61人,通报曝光扶贫领域案件36起,点名道姓通报96人。可见,盐城市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整治“微腐败”,防范问题是根本。加强学习,强化监督,完善制度,都是预防问题的良药。加强学习。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素养等的学习;干部必须坚定信仰,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我免疫力,最终实现不想腐。强化监督。借助信息化公开化手段,让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公开在阳光下进行;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作用,加强对村居“两委”、基层站所、学校医院等单位中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督;开展走访,拓展群众参与监督、建言献策的渠道。实现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完美结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制度。分年度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编印履责纪实手册,聚焦容易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权力事项,明确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党员干部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最终达到预防“微腐败”的目的。
作者:罗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