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扶贫创“双到”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

    2018-12-13 10:46:24

    “三年太短,要只争朝夕;十年漫长,需久久为功……”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公安分局干警林卫忠,6年赴粤东贫困山区丰顺县完成“双到”扶贫工作任务后,又转战粤北高寒山区阳山县“精准扶贫”3年多时间。近10年光阴,林卫忠勇当“精准扶贫”马前卒,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扶贫干部”。(12月11日,人民日报)
    10年光阴做“精准扶贫”马前卒的林卫忠,被广东省评为“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他近10年驻村扶贫苦去甘来的结晶。
    下派驻村扶贫,在人们的心理往往有镀金之说,只要你去做出业绩,回头升官是大势所趋。2010年,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公安分局干警林卫忠被黄埔区首批选派到革命老区丰顺县一个贫困山村——汤坑镇后安村驻村扶贫。后安村全村900多户、4300多人,有贫困户183户、634人,村集体年收入7000元,是全县7个省级贫困村之一。
    到村后,林卫忠采取“三步走”的办法: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共同富裕。白天,他顶烈日、冒风雨,深入田头地角和鱼塘边,详细了解种养和收入情况;晚上,他入户探望,一家一户体察实情,了解村民的日常吃住,掌握贫困原因,共商脱贫致富。
    在掌握实情基础上,林卫忠通过规划到户、落实到户,稳步推进扶贫“双到”工作。通过引入加工企业,带动村民发展手工业;通过与知名公司合作,利用该企业杏鲍菇、金针菇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发展特色种植项目,打造绿色环保品牌,使养殖业、种植业规模化发展。2012年,后安村的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60万元,纯利润6万多元,村域经济后劲喜人。
    如期完成了驻村任务,且成绩喜人,按常人看来,回单位等待提升是无话可说。可林卫忠接到一封村民的联名信后,毅然主动申请再干3年。这3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仅2015年全县就有83样农副产品实现上网销售,12个帮扶村合作社实现全面对接,上架扶贫产品6个,在线上实现销售产品1500多单、线下实体店销售1000多单,电商平台营业额60多万元,带动学员和各合作社销售额达300万元。他组织的电商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400多人,大部分学员实现网店及微店自主创业,部分学员到电商企业就业,收入也明显增加。这种电商扶贫模式把“互联网+”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2016年5月,林卫忠第三次主动请缨参加扶贫。这一回,他来到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利用曾经驻村帮扶“双到”经验,驻村一年,林卫忠带领全村成立了4个种植合作社、1个大米种植经济合作社,还成立了多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阳山鸡、梅花猪、山羊养殖。一番“组合拳”打下来,去年村里核实的贫困户已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
    林卫忠在扶贫路上走了近10年,他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村民,用自己的“双到”扶贫经验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村民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的。他走了一村又一村,用初心去改写了过去人们认为干部下派是镀金的说法,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之心。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三扶贫创“双到”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

    2018-12-13 10:46:24

    “三年太短,要只争朝夕;十年漫长,需久久为功……”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公安分局干警林卫忠,6年赴粤东贫困山区丰顺县完成“双到”扶贫工作任务后,又转战粤北高寒山区阳山县“精准扶贫”3年多时间。近10年光阴,林卫忠勇当“精准扶贫”马前卒,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扶贫干部”。(12月11日,人民日报)
    10年光阴做“精准扶贫”马前卒的林卫忠,被广东省评为“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他近10年驻村扶贫苦去甘来的结晶。
    下派驻村扶贫,在人们的心理往往有镀金之说,只要你去做出业绩,回头升官是大势所趋。2010年,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公安分局干警林卫忠被黄埔区首批选派到革命老区丰顺县一个贫困山村——汤坑镇后安村驻村扶贫。后安村全村900多户、4300多人,有贫困户183户、634人,村集体年收入7000元,是全县7个省级贫困村之一。
    到村后,林卫忠采取“三步走”的办法: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共同富裕。白天,他顶烈日、冒风雨,深入田头地角和鱼塘边,详细了解种养和收入情况;晚上,他入户探望,一家一户体察实情,了解村民的日常吃住,掌握贫困原因,共商脱贫致富。
    在掌握实情基础上,林卫忠通过规划到户、落实到户,稳步推进扶贫“双到”工作。通过引入加工企业,带动村民发展手工业;通过与知名公司合作,利用该企业杏鲍菇、金针菇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发展特色种植项目,打造绿色环保品牌,使养殖业、种植业规模化发展。2012年,后安村的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60万元,纯利润6万多元,村域经济后劲喜人。
    如期完成了驻村任务,且成绩喜人,按常人看来,回单位等待提升是无话可说。可林卫忠接到一封村民的联名信后,毅然主动申请再干3年。这3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仅2015年全县就有83样农副产品实现上网销售,12个帮扶村合作社实现全面对接,上架扶贫产品6个,在线上实现销售产品1500多单、线下实体店销售1000多单,电商平台营业额60多万元,带动学员和各合作社销售额达300万元。他组织的电商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400多人,大部分学员实现网店及微店自主创业,部分学员到电商企业就业,收入也明显增加。这种电商扶贫模式把“互联网+”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2016年5月,林卫忠第三次主动请缨参加扶贫。这一回,他来到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利用曾经驻村帮扶“双到”经验,驻村一年,林卫忠带领全村成立了4个种植合作社、1个大米种植经济合作社,还成立了多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阳山鸡、梅花猪、山羊养殖。一番“组合拳”打下来,去年村里核实的贫困户已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
    林卫忠在扶贫路上走了近10年,他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村民,用自己的“双到”扶贫经验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村民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的。他走了一村又一村,用初心去改写了过去人们认为干部下派是镀金的说法,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之心。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