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四个“8”映衬着中国人民的腰杆硬起来

    2018-12-24 09:32:30

    我的家乡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土地贫瘠。小时候,每当坐在老爸的自行车后座上,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哼起流传在乡邻间的一首顺口溜:山高坡又陡,遍地大石头,伐薪烧炭换油盐,养鸡养鸭换零钱……自嘲式的顺口溜毫不夸张地形容出了乡亲们的苦日子。(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员网)
    1988年底,结婚十年的父亲,托熟人从市场上买回了一辆二手“凤凰牌”自行车,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此后的十年间,在笔者的记忆中几乎都和那辆“二八杠”自行车有关,父亲走哪里几乎都是车不离身,送母亲去赶集骑着它,送我去上学骑着它,去工地上工也是把斧头绑在后架上骑着它,当时我们家为有这辆自行车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1998年,精明的父亲看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东拼西凑买回了四川绵阳生产的一辆柴油拖拉机。他从买回拖拉机的那天,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乡亲跑到我家里来围观那辆“咚咚响、冒黑烟”的“大铁牛”,年少的我只觉得异常骄傲、自豪。从此,父亲总是开着那辆“大铁牛”在外面忙碌跑运输,家里的日子似乎好过了起来,家里不断添置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话等,父亲还自己出资修好了村里至我们家门前的2公里公路,零用钱也从以前的几毛增加到了三元、五元。
    “川路牌”货运车,燃起了全村人的希望。2008年,家乡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县里要将几条穿境而过的公路全部摊铺成沥青柏油路。那时,信息已经不再闭塞,村里人通过这二十年的摸爬滚打,人人几乎都有了经商、创业的头脑。他们看到了修路带来的大好商机,大多年轻人都从事了运输行业,当然已不再是“冒黑烟的大铁牛”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燃烧汽油的“川路牌”汽车,载重可以达到8吨。仿佛一夜之间,村里的车子达到了几十辆之多,村里天天车影穿梭、“滴声四起”。不久后,村里烟熏火燎的土墙房几乎都变成了“小青瓦、红火砖、钢筋窗”的川北砖瓦房,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村里见过用“辣椒酱”当菜下米饭吃的乡亲……
    2018年——“小康牌”小轿车,点亮了全民族的梦想。2018年端午节,离家工作的我又一次回到了那个久违的小村庄,这次村里又变了新模样:小洋楼错落有致、水泥路通道家家户户、年轻女人们忙着采摘茶尖嫩叶,男人们忙着钻研制茶技术,傍晚时分,老人们悠闲的在茶文化广场跳起了广场舞。村支书告诉我:在全国扶贫攻坚奔小康的大政策下,县乡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茶”,乡亲们不种粮了,但再也不缺粮吃了,而且腰包还鼓了。如今,乡亲们早已不开“川路牌”,百分之三十的家庭有了小轿车,谈生意、走亲戚,一轱辘儿就到了……
    如今,父亲不再蹬“二八杠”、哥哥不再开“川路牌”,家里已是一人一辆小轿车。不久前,哥哥和我商量准备再买辆车,他说,现在各种轿车品牌都好,不知道买啥牌儿?我告诉他:啥牌都一样,都是“小康牌”!家里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四个“8”见证了“凤凰牌”、“绵柴牌”、“川路牌”到今天的“小康牌”历史变迁,每一个牌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时代缩影,忆昨天,看今天,展望明天,中国人民依托自身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腰包将不断鼓起来,腰杆将不断直起来、硬起来,明天的中国将会进一步富起来、强起来。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四个“8”映衬着中国人民的腰杆硬起来

    2018-12-24 09:32:30

    我的家乡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土地贫瘠。小时候,每当坐在老爸的自行车后座上,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哼起流传在乡邻间的一首顺口溜:山高坡又陡,遍地大石头,伐薪烧炭换油盐,养鸡养鸭换零钱……自嘲式的顺口溜毫不夸张地形容出了乡亲们的苦日子。(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员网)
    1988年底,结婚十年的父亲,托熟人从市场上买回了一辆二手“凤凰牌”自行车,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此后的十年间,在笔者的记忆中几乎都和那辆“二八杠”自行车有关,父亲走哪里几乎都是车不离身,送母亲去赶集骑着它,送我去上学骑着它,去工地上工也是把斧头绑在后架上骑着它,当时我们家为有这辆自行车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1998年,精明的父亲看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东拼西凑买回了四川绵阳生产的一辆柴油拖拉机。他从买回拖拉机的那天,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乡亲跑到我家里来围观那辆“咚咚响、冒黑烟”的“大铁牛”,年少的我只觉得异常骄傲、自豪。从此,父亲总是开着那辆“大铁牛”在外面忙碌跑运输,家里的日子似乎好过了起来,家里不断添置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话等,父亲还自己出资修好了村里至我们家门前的2公里公路,零用钱也从以前的几毛增加到了三元、五元。
    “川路牌”货运车,燃起了全村人的希望。2008年,家乡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县里要将几条穿境而过的公路全部摊铺成沥青柏油路。那时,信息已经不再闭塞,村里人通过这二十年的摸爬滚打,人人几乎都有了经商、创业的头脑。他们看到了修路带来的大好商机,大多年轻人都从事了运输行业,当然已不再是“冒黑烟的大铁牛”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燃烧汽油的“川路牌”汽车,载重可以达到8吨。仿佛一夜之间,村里的车子达到了几十辆之多,村里天天车影穿梭、“滴声四起”。不久后,村里烟熏火燎的土墙房几乎都变成了“小青瓦、红火砖、钢筋窗”的川北砖瓦房,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村里见过用“辣椒酱”当菜下米饭吃的乡亲……
    2018年——“小康牌”小轿车,点亮了全民族的梦想。2018年端午节,离家工作的我又一次回到了那个久违的小村庄,这次村里又变了新模样:小洋楼错落有致、水泥路通道家家户户、年轻女人们忙着采摘茶尖嫩叶,男人们忙着钻研制茶技术,傍晚时分,老人们悠闲的在茶文化广场跳起了广场舞。村支书告诉我:在全国扶贫攻坚奔小康的大政策下,县乡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茶”,乡亲们不种粮了,但再也不缺粮吃了,而且腰包还鼓了。如今,乡亲们早已不开“川路牌”,百分之三十的家庭有了小轿车,谈生意、走亲戚,一轱辘儿就到了……
    如今,父亲不再蹬“二八杠”、哥哥不再开“川路牌”,家里已是一人一辆小轿车。不久前,哥哥和我商量准备再买辆车,他说,现在各种轿车品牌都好,不知道买啥牌儿?我告诉他:啥牌都一样,都是“小康牌”!家里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四个“8”见证了“凤凰牌”、“绵柴牌”、“川路牌”到今天的“小康牌”历史变迁,每一个牌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时代缩影,忆昨天,看今天,展望明天,中国人民依托自身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腰包将不断鼓起来,腰杆将不断直起来、硬起来,明天的中国将会进一步富起来、强起来。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