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旧桥村易地扶贫搬迁 脱贫发展见成效

    2018-12-25 12:20:30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在后续脱贫发展上,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通过“一发展两保障”措施解决车辋镇旧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问题。安置点位于车辋镇旧桥村1社(小地名:天堂坝),安置规模13户31人。该项目安置点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竣工入住,占地3037平方米,总投资229.85万元,新建住房13套,建设总面积775㎡,同步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
    安置点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模式,在建设上着眼未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加大技术培训,高标准规范化管理。
    一发展。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为提高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在政府的引导下改变农户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发展高山冷水鱼养殖项目,安置点旁村集体投资30万元,新挖6口鱼塘约10亩,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增收2万元/年。二是通过“村集体+公司”模式引进某氏养殖场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养殖场单批次出栏生猪500头,一年二批次,年出栏生猪1000头,预计此项目每年村集体可获分成6.14万元。所得效益分配为:14%用于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28%用于集体公益事业,58%用于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扩大再生产。三是为贫困户提供最高5万元/户的贴息小额信贷和每户不超过1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为8户搬迁户提供共15万元的贴息小额信贷,其中:有3户投资到真龙柚博览园项目中(2户贷款1万元、收益700元/年,1户贷款3万元、收益2100元/年),有5户用于发展生猪和高山冷水鱼养殖产业,平均每户约增收2500元/年;并为3户搬迁户提供共1.3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发展生猪和林下土鸡养殖产业,平均每户约增收1200元/年。
    两保障。一是就业保障。根据搬迁贫困户中具备劳动能力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外出等方式解决其就业问题。为搬迁户开发4个卫生保洁公益性岗位,工资400元每月,每人年均增收4800元;组织搬迁对象进行技能培训45人次,为外出务工的5人提供就业信息,预计每人增收20000元/年。二是政策保障。根据搬迁贫困户中不具备劳动能力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列入低保、医疗救助、教育扶助等进行政策帮扶,实现稳定脱贫。落实低保兜底9人,教育扶助6人,每户搬迁户由县财政全额代缴医疗保险并享受县域内“零自付”。
    通过以上途径,解决了“帮扶资金造血难、贫困劳力顾家难”的问题,从而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帮助贫困户增收。
    ( 曾小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旧桥村易地扶贫搬迁 脱贫发展见成效

    2018-12-25 12:20:30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在后续脱贫发展上,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通过“一发展两保障”措施解决车辋镇旧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问题。安置点位于车辋镇旧桥村1社(小地名:天堂坝),安置规模13户31人。该项目安置点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竣工入住,占地3037平方米,总投资229.85万元,新建住房13套,建设总面积775㎡,同步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
    安置点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模式,在建设上着眼未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加大技术培训,高标准规范化管理。
    一发展。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为提高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在政府的引导下改变农户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发展高山冷水鱼养殖项目,安置点旁村集体投资30万元,新挖6口鱼塘约10亩,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增收2万元/年。二是通过“村集体+公司”模式引进某氏养殖场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养殖场单批次出栏生猪500头,一年二批次,年出栏生猪1000头,预计此项目每年村集体可获分成6.14万元。所得效益分配为:14%用于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28%用于集体公益事业,58%用于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扩大再生产。三是为贫困户提供最高5万元/户的贴息小额信贷和每户不超过1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为8户搬迁户提供共15万元的贴息小额信贷,其中:有3户投资到真龙柚博览园项目中(2户贷款1万元、收益700元/年,1户贷款3万元、收益2100元/年),有5户用于发展生猪和高山冷水鱼养殖产业,平均每户约增收2500元/年;并为3户搬迁户提供共1.3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发展生猪和林下土鸡养殖产业,平均每户约增收1200元/年。
    两保障。一是就业保障。根据搬迁贫困户中具备劳动能力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外出等方式解决其就业问题。为搬迁户开发4个卫生保洁公益性岗位,工资400元每月,每人年均增收4800元;组织搬迁对象进行技能培训45人次,为外出务工的5人提供就业信息,预计每人增收20000元/年。二是政策保障。根据搬迁贫困户中不具备劳动能力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列入低保、医疗救助、教育扶助等进行政策帮扶,实现稳定脱贫。落实低保兜底9人,教育扶助6人,每户搬迁户由县财政全额代缴医疗保险并享受县域内“零自付”。
    通过以上途径,解决了“帮扶资金造血难、贫困劳力顾家难”的问题,从而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帮助贫困户增收。
    ( 曾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