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
2018-12-28 09:54: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深化。作为县一级来说,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科学谋划务实管用的政策和举措,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10月28日 中国农业科技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老河口市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营造创富氛围。过去主要解决吃饱的问题,现在主要是富起来的问题,怎么富起来?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形成创富、争富的良好风气。农村贫困户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智力体力障碍,因病或者残疾致贫,另一个就是懒,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甘当贫困户。勤劳的农村家庭,不会在村里过得很差。天天指望别人,自己不想做事,肯定富不起来。江浙一带、福建那边的农村普遍比较富裕,因为家家户户都办企业,家家户户都想做事,他们以贫穷为耻。因此,在发展产业上,必须要提倡勤劳致富,提倡创业,引导形成这样的风气。
发展现代农业。要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定义上看,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
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只有把这张名片打好,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老河口市提出,要坚持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特色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有机谷”。同时,通过产业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村环境是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要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振兴。强化垃圾治理。近年来,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但该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强化垃圾治理,首先是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配齐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车等基础设施,开展“生活源危险废品”集中收集处理等常态化行动,保证正常运转。重点是引导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收集处理习惯,打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首要一公里”。
强化环境美化。农村规划无序、随意建房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地域特色品牌,这是阻碍乡村振兴的又一桎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坚决整治沿路建房陋习,规范乡镇建设行为。绿化也必须体现规划意识,突出地方特色,以“房在林中、村在林中、镇在林中”实现“城在林中”的生态愿景。
传承好乡土文化。农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的区域,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地方都有喝茶的习惯,是聚在一起喝茶侃大山,还是聚在一起喝茶谈生意,两种不同的文化必然造就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传承好乡土文化,就必须要有选择地传承,把积极健康的一代传给一代,把消极恶俗的及时消灭掉。
培育好新的文化。在传承好既有乡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培育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特色各异的新时代乡土文化。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乡土文化,用传统戏曲、现代歌舞等方式演绎新时代故事,既传承了乡土文化、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能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
发展好文化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利用好乡土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努力把有“根”的乡土文化变得更有“味”,成为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产业。
(静文)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
2018-12-28 09:54: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深化。作为县一级来说,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科学谋划务实管用的政策和举措,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10月28日 中国农业科技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老河口市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营造创富氛围。过去主要解决吃饱的问题,现在主要是富起来的问题,怎么富起来?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形成创富、争富的良好风气。农村贫困户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智力体力障碍,因病或者残疾致贫,另一个就是懒,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甘当贫困户。勤劳的农村家庭,不会在村里过得很差。天天指望别人,自己不想做事,肯定富不起来。江浙一带、福建那边的农村普遍比较富裕,因为家家户户都办企业,家家户户都想做事,他们以贫穷为耻。因此,在发展产业上,必须要提倡勤劳致富,提倡创业,引导形成这样的风气。
发展现代农业。要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定义上看,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
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只有把这张名片打好,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老河口市提出,要坚持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特色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有机谷”。同时,通过产业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村环境是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要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振兴。强化垃圾治理。近年来,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但该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强化垃圾治理,首先是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配齐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车等基础设施,开展“生活源危险废品”集中收集处理等常态化行动,保证正常运转。重点是引导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收集处理习惯,打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首要一公里”。
强化环境美化。农村规划无序、随意建房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地域特色品牌,这是阻碍乡村振兴的又一桎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坚决整治沿路建房陋习,规范乡镇建设行为。绿化也必须体现规划意识,突出地方特色,以“房在林中、村在林中、镇在林中”实现“城在林中”的生态愿景。
传承好乡土文化。农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的区域,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地方都有喝茶的习惯,是聚在一起喝茶侃大山,还是聚在一起喝茶谈生意,两种不同的文化必然造就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传承好乡土文化,就必须要有选择地传承,把积极健康的一代传给一代,把消极恶俗的及时消灭掉。
培育好新的文化。在传承好既有乡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培育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特色各异的新时代乡土文化。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乡土文化,用传统戏曲、现代歌舞等方式演绎新时代故事,既传承了乡土文化、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能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
发展好文化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利用好乡土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努力把有“根”的乡土文化变得更有“味”,成为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产业。
(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