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牢牢把握政治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018-12-27 17:23: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是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县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单元,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精神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1月20日 新华网)
    认识有待提高。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是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红线”“主线”和“底线”。实际工作中,少数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摸不着、够不着,绩效考核指标没有具体化,不能像抓项目一样抓细抓实抓深。因此,要切实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站位和认识。
    技术和手段有待加强。随着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文化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突破了平面媒体平台,加大了社会舆论导向控制和管理难度,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难以掌控。因此,要加强技术建设和手段优化,主动而有效地管控好意识形态工作。
    新兴事物有待加强教育引导。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兴事物,在较大层面缺乏正面教育和引导,“跟风”“围观”,甚至“起哄”现象严重。说明对新兴事物的教育引导任重道远。
    增强政治意识,牢牢掌握领导权。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通过督查考核、监督评议等办法和手段,把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落到实处,把县区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增强阵地意识,牢牢掌握管理权。加强党委中心组、行政学校、百姓讲坛、网络平台四大学习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县区各类人群的引导体系,建立县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好党和政府声音,展示好社会主流价值。
    增强创新意识,牢牢掌握主动权。善于运用意识形态统一思想、推动发展的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资源,改变“部门为阵、各自为战”状况,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精准扶贫、社会综治、城乡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强大合力,有效推动中心工作。
    理论学习树起一面旗。围绕主题,定期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强化学习时效。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组织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及时将党的政策、理论和形势分析送进千家万户。利用“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等平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全民学习氛围,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文明建设盛开一朵花。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指导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道德大讲堂”公益活动,开展“告别不良习气,争做文明市民”等活动,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选一批道德模范,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阵地。
    (文童)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牢牢把握政治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018-12-27 17:23: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是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县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单元,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精神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1月20日 新华网)
    认识有待提高。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是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红线”“主线”和“底线”。实际工作中,少数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摸不着、够不着,绩效考核指标没有具体化,不能像抓项目一样抓细抓实抓深。因此,要切实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站位和认识。
    技术和手段有待加强。随着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文化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突破了平面媒体平台,加大了社会舆论导向控制和管理难度,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难以掌控。因此,要加强技术建设和手段优化,主动而有效地管控好意识形态工作。
    新兴事物有待加强教育引导。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兴事物,在较大层面缺乏正面教育和引导,“跟风”“围观”,甚至“起哄”现象严重。说明对新兴事物的教育引导任重道远。
    增强政治意识,牢牢掌握领导权。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通过督查考核、监督评议等办法和手段,把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落到实处,把县区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增强阵地意识,牢牢掌握管理权。加强党委中心组、行政学校、百姓讲坛、网络平台四大学习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县区各类人群的引导体系,建立县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好党和政府声音,展示好社会主流价值。
    增强创新意识,牢牢掌握主动权。善于运用意识形态统一思想、推动发展的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资源,改变“部门为阵、各自为战”状况,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精准扶贫、社会综治、城乡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强大合力,有效推动中心工作。
    理论学习树起一面旗。围绕主题,定期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强化学习时效。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组织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及时将党的政策、理论和形势分析送进千家万户。利用“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等平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全民学习氛围,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文明建设盛开一朵花。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指导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道德大讲堂”公益活动,开展“告别不良习气,争做文明市民”等活动,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选一批道德模范,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阵地。
    (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