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弘扬“红船精神”
2018-12-28 11:12:46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精神动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从中汲取创新、奋斗和奉献的力量,敢于突破自我,勇于攻坚克难,忠诚为民服务,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注入强大动力。(《光明日报》 12月25日)
2018年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变得更为重要,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只有牢牢把握和坚持“红船精神”,中国人名才能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祖国未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更加深刻的学习和运用“红船精神”,为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起到不可或缺的带头作用。
众观世界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及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红船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弘扬红船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至今东亚雄狮已在沉睡中苏醒,鲜艳的五星红旗屹立在亚洲的东方。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为了中华人民的崛起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依然坚持回国,依靠祖国自己的力量研发原子弹,邓稼先同志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时时刻刻发展及弘扬“红船精神”,为中华人民之崛起而奋斗终生,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最终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是一个能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真正男神。袁隆平同志以“红船精神”为核心,始终坚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时刻落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持每日下田,为解决全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奋斗终生,1974年的春天,他亲自培育的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稻“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时,667平方米(即一亩地)产量628公斤水稻。1975年冬,国务院决定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89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袁隆平终于实现“农民不再挨饿”的梦想。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发展及弘扬“红船精神”,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就应该有新希望及新机遇,在新时代继续学习及弘扬“红船精神”,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必定能够实现,亚洲巨龙崛起的吼声必定传遍全世界。
作者:合江县榕右乡 肖艳
新时代需要弘扬“红船精神”
2018-12-28 11:12:46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精神动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从中汲取创新、奋斗和奉献的力量,敢于突破自我,勇于攻坚克难,忠诚为民服务,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注入强大动力。(《光明日报》 12月25日)
2018年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变得更为重要,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只有牢牢把握和坚持“红船精神”,中国人名才能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祖国未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更加深刻的学习和运用“红船精神”,为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起到不可或缺的带头作用。
众观世界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及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红船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弘扬红船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至今东亚雄狮已在沉睡中苏醒,鲜艳的五星红旗屹立在亚洲的东方。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为了中华人民的崛起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依然坚持回国,依靠祖国自己的力量研发原子弹,邓稼先同志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时时刻刻发展及弘扬“红船精神”,为中华人民之崛起而奋斗终生,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最终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是一个能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真正男神。袁隆平同志以“红船精神”为核心,始终坚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时刻落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持每日下田,为解决全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奋斗终生,1974年的春天,他亲自培育的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稻“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时,667平方米(即一亩地)产量628公斤水稻。1975年冬,国务院决定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89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袁隆平终于实现“农民不再挨饿”的梦想。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发展及弘扬“红船精神”,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就应该有新希望及新机遇,在新时代继续学习及弘扬“红船精神”,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必定能够实现,亚洲巨龙崛起的吼声必定传遍全世界。
作者:合江县榕右乡 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