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纪检监察派驻当以“治未病”为先
2018-12-27 12:20:54
中医自古有"治未病"之说。其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此都极为重视。尤其针对健康未病态、欲病未病态、已病未传态,“治未病”都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以及已病早治、防微杜渐的作用。
实施纪检监察系统派驻机构改革,是我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力度的重大部署和调整。派驻机构改革最大特点,就是所有的派驻纪检干部由纪检监察系统产生,下派到相关单位,不再受单位党委的指导和约束。
作为具有独立性和震慑力的“探头”和“前哨”,当以“治未病”为先,首抓望、闻、问、切。
以“望”,观察气象,诊其外观。纪检监察派驻,不是下乡旅游“吃喝玩乐”,也不是入乡随俗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明察秋毫是其本职。“望”不可少,且得用心观察审度,由全貌到局部,由整体到细节。有疑之处,还得加以放大镜、显微镜等细究。观察之下,并有其分析,为结论提供判断依据。
以“闻”,听取动静,找其问题。从表面看不出问题的,往往可从侧面了解。听话听音,敲敲打打,听听大家的议论,听听内外的说法,听听事情的动静和影响,都是掌握问题的好办法。这听里面,也应有艺术和思考。
以“问”,体察民情,了解病因。除了事情本身的自己发声,主动去调查、了解更是必要的。多访问,多谈心,甚至有时看似闲聊,都可能出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访谈的对象也要分各个层面,全面掌握情况,并深度挖掘。防止一面之辞和浅尝辄止。多找当事人,亲历者,在场者,注意方式方法,才能使访谈真实有效而深入。
以“切”,找准脉相,对症下药。看病要善于看到根。把脉更是技术活。结合望、闻、问,结合学习视野和知识经验条分缕析,才能找到问题。找准问题。从而才能对症下药。没有几把刷子,岂能随便切脉?因此,“切”的专业技能还得注意培养和提升。
笔者认为,纪检监察派驻人员是监督提醒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警察,更如同保健医生。要治病,真正高超的、人们最期望的技术就是治未病。因此平时的望、闻、问、切尤为重要。如果平时不加以认真履职,强化约束、规范,而等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病如山倒才去做手术,那决不是我党的初衷。
(彩云生)
望闻问切,纪检监察派驻当以“治未病”为先
2018-12-27 12:20:54
中医自古有"治未病"之说。其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此都极为重视。尤其针对健康未病态、欲病未病态、已病未传态,“治未病”都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以及已病早治、防微杜渐的作用。
实施纪检监察系统派驻机构改革,是我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力度的重大部署和调整。派驻机构改革最大特点,就是所有的派驻纪检干部由纪检监察系统产生,下派到相关单位,不再受单位党委的指导和约束。
作为具有独立性和震慑力的“探头”和“前哨”,当以“治未病”为先,首抓望、闻、问、切。
以“望”,观察气象,诊其外观。纪检监察派驻,不是下乡旅游“吃喝玩乐”,也不是入乡随俗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明察秋毫是其本职。“望”不可少,且得用心观察审度,由全貌到局部,由整体到细节。有疑之处,还得加以放大镜、显微镜等细究。观察之下,并有其分析,为结论提供判断依据。
以“闻”,听取动静,找其问题。从表面看不出问题的,往往可从侧面了解。听话听音,敲敲打打,听听大家的议论,听听内外的说法,听听事情的动静和影响,都是掌握问题的好办法。这听里面,也应有艺术和思考。
以“问”,体察民情,了解病因。除了事情本身的自己发声,主动去调查、了解更是必要的。多访问,多谈心,甚至有时看似闲聊,都可能出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访谈的对象也要分各个层面,全面掌握情况,并深度挖掘。防止一面之辞和浅尝辄止。多找当事人,亲历者,在场者,注意方式方法,才能使访谈真实有效而深入。
以“切”,找准脉相,对症下药。看病要善于看到根。把脉更是技术活。结合望、闻、问,结合学习视野和知识经验条分缕析,才能找到问题。找准问题。从而才能对症下药。没有几把刷子,岂能随便切脉?因此,“切”的专业技能还得注意培养和提升。
笔者认为,纪检监察派驻人员是监督提醒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警察,更如同保健医生。要治病,真正高超的、人们最期望的技术就是治未病。因此平时的望、闻、问、切尤为重要。如果平时不加以认真履职,强化约束、规范,而等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病如山倒才去做手术,那决不是我党的初衷。
(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