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核尺 量“好干部”
2018-12-28 12:22:25
天津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该容错的大胆容错,该激励的果断激励,让能干事、干成事、干得好的得褒奖、评先进、受重用,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天津日报,12月17日)
绩效考核作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公职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进行事实和价值评判。只有运用好绩效考核这把无形的度量尺,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考核结果,才能准确识别好干部,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
建立分类考核制度,完善相关规定,避免考核中搞一刀切。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在坚持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的前提下,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建立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别公务员的分类考核制度,出台完善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实现考核制度化和法制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原则,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配合适分值;将考核标准量化,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科学运用考核结果,积极落实激励机制。防止平均主义倾向,保证激励功能的发挥。在做到考核结果公正、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考核激励机制。使考核结果真正为公务员的后续管理环节服务,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奖惩、晋职晋级、辞退制度相结合,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加强考核全程监督,完善保障反馈机制。建立考核监控机制,加强事前环节监督、事中环节监督和事后环节的反馈。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可靠。加强与被考核人的沟通,健全畅通的权益保障渠道,完善考核反馈机制,确保被考核人明确其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改进的方向。
合江县统计局 D调
用考核尺 量“好干部”
2018-12-28 12:22:25
天津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该容错的大胆容错,该激励的果断激励,让能干事、干成事、干得好的得褒奖、评先进、受重用,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天津日报,12月17日)
绩效考核作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公职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进行事实和价值评判。只有运用好绩效考核这把无形的度量尺,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考核结果,才能准确识别好干部,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
建立分类考核制度,完善相关规定,避免考核中搞一刀切。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在坚持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的前提下,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建立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别公务员的分类考核制度,出台完善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实现考核制度化和法制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原则,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配合适分值;将考核标准量化,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科学运用考核结果,积极落实激励机制。防止平均主义倾向,保证激励功能的发挥。在做到考核结果公正、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考核激励机制。使考核结果真正为公务员的后续管理环节服务,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奖惩、晋职晋级、辞退制度相结合,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加强考核全程监督,完善保障反馈机制。建立考核监控机制,加强事前环节监督、事中环节监督和事后环节的反馈。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可靠。加强与被考核人的沟通,健全畅通的权益保障渠道,完善考核反馈机制,确保被考核人明确其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改进的方向。
合江县统计局 D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