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保好晚节才能安享晚年
2019-01-08 10:10:43
一名共产党员,整天与老板为伍,为老板谋利,应有的党性在哪里?一名领导干部,不重晚节,任人唯钱,应有的底线在哪里?一名法院院长,违规干预案件,执法犯法,应有的敬畏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宋利菲无言以对,羞愧难当。(12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个人,在起步之时,常常很清醒,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那些事做得,那些事做不得,她都心中有数;可一旦事业有成,往往就会忘乎所以,不知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成天处于昏昏然;尤其是临近退休,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甚至放松思想警惕,进而产生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歪念,于是总是想赶快捞一把,等到退休后好安享晚年。可没有想到,正是这种想法,让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走上了不归路。吉林省长春中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宋利菲,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回看宋利菲,1968年10月,16岁的她响应插队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农村插队2年。回城后,先在食品厂当工人,后来又到副食商店作营业员,因工作积极,197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她被组织推荐到吉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毕业后,她留校任法律系团总支书记;其后,又先后任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长春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长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吉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吉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委员。
一路走来,她聪明、有水平、有魄力,思想活跃、工作认真,吃苦耐劳,能廉洁自律,她清醒的头脑,办事的魄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绝口称赞。2007年12月,宋利菲任长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成为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要负责人,走到了她从政的最巅峰。
仕途到了最巅峰,仅岁月之因,眼看再升无望,加之当上了一把手,约束少了,与老板接触多了,回望自己辛苦的一生,心理开始失衡,于是开始信奉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人生信条。接受请托、收受土特产、购物卡、20万元现金……只要自己认为比较稳妥,就来者不拒,并且心理觉得收得很坦然;贪欲一开,不可收拾,最后导致疯狂敛财。
此时的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国家干部,是法院院长;整天昏昏然,什么底线意识、法纪意识、宗旨意识全然没有了,一天到晚就是想到我用权,我得财,我得钱,挖空心思堆砌自己的钱财物,想在有限的用权时间集聚更多的财富,为自己退休之后慢慢享用。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的事情,没有想到退休六年后被和盘托出,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2018年6月20日,经吉林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宋利菲涉嫌严重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立案审查调查,6月21日对其采取留置措施,9月17日将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起诉。至此,宋利菲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浮出水面。
到2012年8月退休时,宋利菲已参加工作44年,入党40年。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里,她放松了党性修养、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敛财,在退休6年后被查处,让人唏嘘不已。她从一个食品厂工人成长为正厅级领导干部,又从正厅级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她的人生轨迹,带给党员干部诸多启示和警醒。
宋利菲权到巅峰,仅因晚节不保,疯狂敛财,退休6年仍未逃脱牢狱,进了囹圄,她才明白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此时的她才深深感悟到和家人团聚的幸福、享受大自然阳光的可贵,可她已经悔之晚矣。
一个人要懂得知足者常乐,尤其是领导干部事业有成时,更要注意党性修养,千万不能迷失政治方向,既要回头去看看自己的来路,更要展望自己该去的路;尤其是临近退休时,还要警防产生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邪念,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一念之差走上不归路,形成一失足造成千古恨。
(文/韶华)
领导干部要保好晚节才能安享晚年
2019-01-08 10:10:43
一名共产党员,整天与老板为伍,为老板谋利,应有的党性在哪里?一名领导干部,不重晚节,任人唯钱,应有的底线在哪里?一名法院院长,违规干预案件,执法犯法,应有的敬畏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宋利菲无言以对,羞愧难当。(12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个人,在起步之时,常常很清醒,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那些事做得,那些事做不得,她都心中有数;可一旦事业有成,往往就会忘乎所以,不知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成天处于昏昏然;尤其是临近退休,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甚至放松思想警惕,进而产生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歪念,于是总是想赶快捞一把,等到退休后好安享晚年。可没有想到,正是这种想法,让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走上了不归路。吉林省长春中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宋利菲,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回看宋利菲,1968年10月,16岁的她响应插队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农村插队2年。回城后,先在食品厂当工人,后来又到副食商店作营业员,因工作积极,197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她被组织推荐到吉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毕业后,她留校任法律系团总支书记;其后,又先后任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长春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长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吉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吉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委员。
一路走来,她聪明、有水平、有魄力,思想活跃、工作认真,吃苦耐劳,能廉洁自律,她清醒的头脑,办事的魄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绝口称赞。2007年12月,宋利菲任长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成为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要负责人,走到了她从政的最巅峰。
仕途到了最巅峰,仅岁月之因,眼看再升无望,加之当上了一把手,约束少了,与老板接触多了,回望自己辛苦的一生,心理开始失衡,于是开始信奉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人生信条。接受请托、收受土特产、购物卡、20万元现金……只要自己认为比较稳妥,就来者不拒,并且心理觉得收得很坦然;贪欲一开,不可收拾,最后导致疯狂敛财。
此时的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国家干部,是法院院长;整天昏昏然,什么底线意识、法纪意识、宗旨意识全然没有了,一天到晚就是想到我用权,我得财,我得钱,挖空心思堆砌自己的钱财物,想在有限的用权时间集聚更多的财富,为自己退休之后慢慢享用。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的事情,没有想到退休六年后被和盘托出,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2018年6月20日,经吉林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宋利菲涉嫌严重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立案审查调查,6月21日对其采取留置措施,9月17日将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起诉。至此,宋利菲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浮出水面。
到2012年8月退休时,宋利菲已参加工作44年,入党40年。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里,她放松了党性修养、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敛财,在退休6年后被查处,让人唏嘘不已。她从一个食品厂工人成长为正厅级领导干部,又从正厅级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她的人生轨迹,带给党员干部诸多启示和警醒。
宋利菲权到巅峰,仅因晚节不保,疯狂敛财,退休6年仍未逃脱牢狱,进了囹圄,她才明白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此时的她才深深感悟到和家人团聚的幸福、享受大自然阳光的可贵,可她已经悔之晚矣。
一个人要懂得知足者常乐,尤其是领导干部事业有成时,更要注意党性修养,千万不能迷失政治方向,既要回头去看看自己的来路,更要展望自己该去的路;尤其是临近退休时,还要警防产生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邪念,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一念之差走上不归路,形成一失足造成千古恨。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