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别当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2019-01-14 12:21:43

    头戴布帽、脚蹬布鞋,这是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几十年如一日的装束。他更在乎的是群众,他常说:“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牛为耕田,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能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牛都不如。”(1月9日,中国新闻网)
    “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牛为耕田,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能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牛都不如。”这是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干部们听起来似乎难以入耳,其实他的用意就是鞭策我们的干部多为老百姓着想,多为老百姓干事,吃着国家的饭,拿着人民的钱,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当着干部什么事都不做,这样就成了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话虽丑,理很端,当干部就是应该为党工作,为百姓办事。吴金印参加工作50多年,三次拒绝提拔,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直到今天。他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群众商量,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把一穷二白的唐庄镇建成了国家级经济发达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狮豹头乡工作时,吴金印带领群众苦干15年,治水架桥、植树育林,造出2000多亩良田。他清楚,土地就是聚宝盆。1987年,吴金印调任唐庄镇党委书记。他看到群众因缺地而挨饿受穷,又带上铺盖卷住进工地。用“吴氏造地法”, 通过筑高低坝、建消力池、闸沟造地等,至今已造出了1万多亩新地。
    他通过带领群众造地解决了温饱,又积极想办法带领群众致富。对唐庄镇实行“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发展战略,使唐庄镇的百姓很快富了起来。可“石头经济”带来了严重污染,他又采取“关污染、上环保”,在原石渣厂集中的西山上造地绿化,打造成了绿色生态园。
    上世纪90年代,他又带领群众抓住机遇发展产业园区。如今的唐庄镇,已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等大小40多家企业入驻,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吴金印很有发展的紧迫感,他总是与时俱进,常说:“抓住机遇是功臣,错过机遇是罪人,不找机遇是蠢人。”榜样在身边,看你怎么为,是当功臣、当罪人,还是当蠢人,但千万别当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别当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2019-01-14 12:21:43

    头戴布帽、脚蹬布鞋,这是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几十年如一日的装束。他更在乎的是群众,他常说:“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牛为耕田,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能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牛都不如。”(1月9日,中国新闻网)
    “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牛为耕田,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能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牛都不如。”这是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干部们听起来似乎难以入耳,其实他的用意就是鞭策我们的干部多为老百姓着想,多为老百姓干事,吃着国家的饭,拿着人民的钱,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当着干部什么事都不做,这样就成了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话虽丑,理很端,当干部就是应该为党工作,为百姓办事。吴金印参加工作50多年,三次拒绝提拔,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直到今天。他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群众商量,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把一穷二白的唐庄镇建成了国家级经济发达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狮豹头乡工作时,吴金印带领群众苦干15年,治水架桥、植树育林,造出2000多亩良田。他清楚,土地就是聚宝盆。1987年,吴金印调任唐庄镇党委书记。他看到群众因缺地而挨饿受穷,又带上铺盖卷住进工地。用“吴氏造地法”, 通过筑高低坝、建消力池、闸沟造地等,至今已造出了1万多亩新地。
    他通过带领群众造地解决了温饱,又积极想办法带领群众致富。对唐庄镇实行“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发展战略,使唐庄镇的百姓很快富了起来。可“石头经济”带来了严重污染,他又采取“关污染、上环保”,在原石渣厂集中的西山上造地绿化,打造成了绿色生态园。
    上世纪90年代,他又带领群众抓住机遇发展产业园区。如今的唐庄镇,已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等大小40多家企业入驻,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吴金印很有发展的紧迫感,他总是与时俱进,常说:“抓住机遇是功臣,错过机遇是罪人,不找机遇是蠢人。”榜样在身边,看你怎么为,是当功臣、当罪人,还是当蠢人,但千万别当连鸡牛都不如的干部。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