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向不担当不作为者亮剑

    2019-01-16 10:21:59

    近日,省纪委下发《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从2019年1月开始,全省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整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滥用属地管理,宣传标语口号散滥等5个方面突出问题。(四川新闻网1月8日讯)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迫切需要,是顺应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群众关切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这项工作,把它当成整治“四风”的攻坚战来打赢,通过紧盯关键节点、关键人物、关键事情,以看得见、能感受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终抓出成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党建”利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本质上看,是政治观错位、权力观扭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得筑牢思想防线,夯实信仰之基、摆正权利之观。党员干部必须常补精神之“钙”,学习贯彻党的系列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从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入手,必须把思想建党落到实处,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铸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党员干部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第一位任务,时常想一想《党章》、《党规》,内修品行,外塑形象,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党性觉悟。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曝光”利剑。2018年以来仅山东省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074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50人;四川通报9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贵州深挖严查不担当不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多省份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曝光这些违纪典型案例,让公众及时了解案件查处情况,处理结果;党政系统通过出通报文件,开通报大会向党员干部通报违反“四风”问题相关案件,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时刻敲醒警钟。通过严肃查处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了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宣战的高压态势。“曝光”利剑让一个个“没想到”“不可能”变成了鲜活现实,利于作风整体转变,有效遏制面上的“四风”问题,党风民风向上向善,党心民心极大提振。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执纪”利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意味着纪检监察机关责任更重,执纪力度更大,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政策能力,功夫用在日常,提升发现苗头性问题的能力,让干部感受到“严管就是厚爱”,实现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效果。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3.87万个、处理31.60万人。充分利用“执纪”利剑处理扶贫领域和群众身边发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斩断一切敢向扶贫资金资源和群众伸出的黑手。用好“执纪”利剑,首先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强化党内监督,必须结合实际科学运用“四种形态”;其次要多渠道掌握“四风”问题,积极运用随手拍等手段;再次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实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最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强化党的组织纪律,让纪律约束成为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
    (合江县统计局 郑丽芳)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向不担当不作为者亮剑

    2019-01-16 10:21:59

    近日,省纪委下发《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从2019年1月开始,全省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整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滥用属地管理,宣传标语口号散滥等5个方面突出问题。(四川新闻网1月8日讯)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迫切需要,是顺应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群众关切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这项工作,把它当成整治“四风”的攻坚战来打赢,通过紧盯关键节点、关键人物、关键事情,以看得见、能感受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终抓出成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党建”利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本质上看,是政治观错位、权力观扭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得筑牢思想防线,夯实信仰之基、摆正权利之观。党员干部必须常补精神之“钙”,学习贯彻党的系列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从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入手,必须把思想建党落到实处,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铸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党员干部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第一位任务,时常想一想《党章》、《党规》,内修品行,外塑形象,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党性觉悟。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曝光”利剑。2018年以来仅山东省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074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50人;四川通报9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贵州深挖严查不担当不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多省份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曝光这些违纪典型案例,让公众及时了解案件查处情况,处理结果;党政系统通过出通报文件,开通报大会向党员干部通报违反“四风”问题相关案件,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时刻敲醒警钟。通过严肃查处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了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宣战的高压态势。“曝光”利剑让一个个“没想到”“不可能”变成了鲜活现实,利于作风整体转变,有效遏制面上的“四风”问题,党风民风向上向善,党心民心极大提振。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执纪”利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意味着纪检监察机关责任更重,执纪力度更大,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政策能力,功夫用在日常,提升发现苗头性问题的能力,让干部感受到“严管就是厚爱”,实现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效果。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3.87万个、处理31.60万人。充分利用“执纪”利剑处理扶贫领域和群众身边发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斩断一切敢向扶贫资金资源和群众伸出的黑手。用好“执纪”利剑,首先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强化党内监督,必须结合实际科学运用“四种形态”;其次要多渠道掌握“四风”问题,积极运用随手拍等手段;再次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实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最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强化党的组织纪律,让纪律约束成为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
    (合江县统计局 郑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