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形式主义,治标还须治本

    2019-01-18 10:31:19

    形式主义危害甚多。如: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影响政令畅通和实际工作;造成财力人力时间精力的浪费;形成假大空的虚浮作风,败坏社会风气等。国家一再要求整治形式主义,但具体落实情况还得看有没有“被形式”。
    形式主义是种病,光是“堵”和“禁止”还不行。“治标”还须“治本”。笔者以为以下三点为产生形式主义的源头,应对症下药加以疏治。
    一是认识不到位,许多工作被“形式主义化”。本来有许多政策、工作是有必要实施开展的,但由于层层贯彻下来,对于其实施开展意义的理解上,或者因传达不到位,或者因素质层次不同理解力不同,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意识高度。总觉得没必要这么干,认为这些工作是形式。因此,并未真正作为大事、要事抓实抓彻底,而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东西跑一下形式就过了。甚至还满是怨言,认为上头乱干乱要求。而实则是自身认识不到位。只是往往自己认识不到罢了。
    鉴于此,还需加强各种形式的有实效的学习、培训和沟通,提高下级单位部门的认识和素养。只有认识到位了,工作才有可能到位。这是前提。
    二是任务没优化,下面负担过重造成“形式主义”。有的工作即使认识到位了,知道该怎么干,但由于上级各部门在统筹安排时往往政令各出,未能在各部门工作安排上作更好的优化整合,以至于下面十个指头却可能需要按五台钢琴键。各部门轮流天天检查,天天视察,天天验收,跳不过来,应对无力至麻木,便衍生出应付检查式的“形式主义”。
    鉴于此,上级安排工作任务前,应充分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然后各战线、各部门,方方面面充分沟通,尽量整合,整合核定后再下发。笔者以为,各级可增设一个优化整合办公室,提前部署、协调、整合后再可下发任务,人员不必多,也可归原某部门兼管,但要有这样一个机构和审组程序,才是对工作任务布置的负责的态度和做法。也才是避免形式主式的一个强方。
    三是考虑实际操作性,别让“神任务”产生“形式主义”。大多数工作任务,应该都有其合理性,但也不排除有的工作任务有时有“神任务”的问题。例如,某日发布一个文件通知,要求完成某调研,并要求三日后立即报交调研报告。而有时这个调研问题涉及多个村子,需要分头下村去调查搜集情况,光这调查就可能要一个周或一个月才能跑完。还不谈最终整理成材料。不按时交,又会被考核被批评,因此这三天后被迫上交的,是一个怎样闭门造车的“神材料”,就可想而知了。当然,类似的“神任务”不算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种种原因和偶尔的疏漏,也仍是有的。
    鉴于此,工作任务早安排,密记事,紧关注,少搞突击、紧急,考虑下边的完成实际,不让“神任务”诞生才是良策。
    无论治标、治本,都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实事求是,坚决不让“形式主义”泛滥,严防“形式主义”抬头。
    (彩云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形式主义,治标还须治本

    2019-01-18 10:31:19

    形式主义危害甚多。如: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影响政令畅通和实际工作;造成财力人力时间精力的浪费;形成假大空的虚浮作风,败坏社会风气等。国家一再要求整治形式主义,但具体落实情况还得看有没有“被形式”。
    形式主义是种病,光是“堵”和“禁止”还不行。“治标”还须“治本”。笔者以为以下三点为产生形式主义的源头,应对症下药加以疏治。
    一是认识不到位,许多工作被“形式主义化”。本来有许多政策、工作是有必要实施开展的,但由于层层贯彻下来,对于其实施开展意义的理解上,或者因传达不到位,或者因素质层次不同理解力不同,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意识高度。总觉得没必要这么干,认为这些工作是形式。因此,并未真正作为大事、要事抓实抓彻底,而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东西跑一下形式就过了。甚至还满是怨言,认为上头乱干乱要求。而实则是自身认识不到位。只是往往自己认识不到罢了。
    鉴于此,还需加强各种形式的有实效的学习、培训和沟通,提高下级单位部门的认识和素养。只有认识到位了,工作才有可能到位。这是前提。
    二是任务没优化,下面负担过重造成“形式主义”。有的工作即使认识到位了,知道该怎么干,但由于上级各部门在统筹安排时往往政令各出,未能在各部门工作安排上作更好的优化整合,以至于下面十个指头却可能需要按五台钢琴键。各部门轮流天天检查,天天视察,天天验收,跳不过来,应对无力至麻木,便衍生出应付检查式的“形式主义”。
    鉴于此,上级安排工作任务前,应充分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然后各战线、各部门,方方面面充分沟通,尽量整合,整合核定后再下发。笔者以为,各级可增设一个优化整合办公室,提前部署、协调、整合后再可下发任务,人员不必多,也可归原某部门兼管,但要有这样一个机构和审组程序,才是对工作任务布置的负责的态度和做法。也才是避免形式主式的一个强方。
    三是考虑实际操作性,别让“神任务”产生“形式主义”。大多数工作任务,应该都有其合理性,但也不排除有的工作任务有时有“神任务”的问题。例如,某日发布一个文件通知,要求完成某调研,并要求三日后立即报交调研报告。而有时这个调研问题涉及多个村子,需要分头下村去调查搜集情况,光这调查就可能要一个周或一个月才能跑完。还不谈最终整理成材料。不按时交,又会被考核被批评,因此这三天后被迫上交的,是一个怎样闭门造车的“神材料”,就可想而知了。当然,类似的“神任务”不算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种种原因和偶尔的疏漏,也仍是有的。
    鉴于此,工作任务早安排,密记事,紧关注,少搞突击、紧急,考虑下边的完成实际,不让“神任务”诞生才是良策。
    无论治标、治本,都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实事求是,坚决不让“形式主义”泛滥,严防“形式主义”抬头。
    (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