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事实证明政府兑现了承诺
2019-01-22 10:32:18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得怎么样?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各地有怎样的新探索?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产生了何种新变化?近日,记者在浙江、广东、宁夏办事服务窗口进行了探访。(1月18日,人民日报)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便民利民行动,此项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近日,记者在浙江、广东、宁夏办事服务窗口进行了探访得到了真实的回馈。
岁末年初,是公司最忙的时候,但在浙江杭州上班的李冉冉不得不请假回一趟衢州老家。她要给房子办理过户手续。“工作实在太忙,公司只批了一天假。”时间紧迫,李冉冉看上去有一点慌张。
一早,记者跟着李冉冉来到衢州市龙游县行政服务中心。李冉冉告诉记者:“之前我办理过一次房屋过户,至少得跑国土、地税、住建3个部门的窗口,排了3次队,交了3套资料。办理好过户后,还要再去供水、供电、供气3个营业厅办理过户手续。”到了县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窗口,李冉冉一次性把所有资料都交了上去,大约40分钟,工作人员就办好过户手续。她接着去办水、电、气过户手续,到了“电水气综合受理”窗口,仅用10分就全部完成。据窗口工作人员刘敏芬介绍说,“如今,不少证明都可以通用了。”据统计,改革后,居民单次可减少携带证件12份,减少跑腿6次。窗口平均每天可减少群众跑腿近400次。看着办好的证件,李冉冉笑了,“之前担心一天的假不够用,没想到竟然还有半天时间没用完,可供自己休闲。”
再看广州海珠区琶洲政务服务中心,推行“24小时办事不打烊”,利用网站、微信、智能终端等渠道,实现一周7天、每天24小时无间断审批咨询服务。办事大厅门口设有“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由小蜜蜂箱、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自助服务机、海珠政务通(粤港澳大湾区政务通)、房产自助查档机等一系列智能化机器终端组成。海珠区政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高效便捷,服务中心会保证每天至少两次从“小蜜蜂箱”里取出申办材料进行分类,送到相应的部门审批。有了审批结果,再立即给群众邮寄回去。通过“网上预审+双向快递”的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
宁夏银川政务服务向下沉,村民办事更便捷,金凤区一个代办点可实现38项便民服务代办。前不久,银川迎来了一场小雪。家在银川金凤区和顺新村的石彦斌老人来到为民办事代办点。“来办个老年人优待证,走两步路的工夫就到代办点,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了,一点也不耽误事。”石彦斌说。
在良田镇的村务代办点,工作人员潘多晨向记者演示了代办流程。登陆“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务服务平台”,进入良田镇的办事界面,将前来办理事项的村民基本信息输入,网上办理、现场核办全流程网上审批,“市县乡三级联网,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办事大厅互联互通。”良田镇副镇长李淑娟告诉记者,“村上还开展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证照快递寄送等,群众都很满意。” 据悉,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级四同便民服务开展以来,去年金凤区承接自治区三级四同便民服务事项39项,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缴费在银行办理外,其余38个事项均可通过代办点来完成。
记者的实地走访,百姓的切身感受,办事快,效率高已经实打实地摆在了国人面前。中国政府说话算话,工作有布置、有安排,有督察督查,始终坚持用事实兑现承诺,有效地提高了政府为民的公信度。仅因中国政府说话算数,办事雷厉风行,事事都能落地生根,才得到了人民的拥戴,才有万众一心不断开创新纪元的局面展示在世界面前!
九支镇 李泽楷
便民服务事实证明政府兑现了承诺
2019-01-22 10:32:18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得怎么样?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各地有怎样的新探索?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产生了何种新变化?近日,记者在浙江、广东、宁夏办事服务窗口进行了探访。(1月18日,人民日报)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便民利民行动,此项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近日,记者在浙江、广东、宁夏办事服务窗口进行了探访得到了真实的回馈。
岁末年初,是公司最忙的时候,但在浙江杭州上班的李冉冉不得不请假回一趟衢州老家。她要给房子办理过户手续。“工作实在太忙,公司只批了一天假。”时间紧迫,李冉冉看上去有一点慌张。
一早,记者跟着李冉冉来到衢州市龙游县行政服务中心。李冉冉告诉记者:“之前我办理过一次房屋过户,至少得跑国土、地税、住建3个部门的窗口,排了3次队,交了3套资料。办理好过户后,还要再去供水、供电、供气3个营业厅办理过户手续。”到了县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窗口,李冉冉一次性把所有资料都交了上去,大约40分钟,工作人员就办好过户手续。她接着去办水、电、气过户手续,到了“电水气综合受理”窗口,仅用10分就全部完成。据窗口工作人员刘敏芬介绍说,“如今,不少证明都可以通用了。”据统计,改革后,居民单次可减少携带证件12份,减少跑腿6次。窗口平均每天可减少群众跑腿近400次。看着办好的证件,李冉冉笑了,“之前担心一天的假不够用,没想到竟然还有半天时间没用完,可供自己休闲。”
再看广州海珠区琶洲政务服务中心,推行“24小时办事不打烊”,利用网站、微信、智能终端等渠道,实现一周7天、每天24小时无间断审批咨询服务。办事大厅门口设有“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由小蜜蜂箱、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自助服务机、海珠政务通(粤港澳大湾区政务通)、房产自助查档机等一系列智能化机器终端组成。海珠区政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高效便捷,服务中心会保证每天至少两次从“小蜜蜂箱”里取出申办材料进行分类,送到相应的部门审批。有了审批结果,再立即给群众邮寄回去。通过“网上预审+双向快递”的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
宁夏银川政务服务向下沉,村民办事更便捷,金凤区一个代办点可实现38项便民服务代办。前不久,银川迎来了一场小雪。家在银川金凤区和顺新村的石彦斌老人来到为民办事代办点。“来办个老年人优待证,走两步路的工夫就到代办点,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了,一点也不耽误事。”石彦斌说。
在良田镇的村务代办点,工作人员潘多晨向记者演示了代办流程。登陆“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务服务平台”,进入良田镇的办事界面,将前来办理事项的村民基本信息输入,网上办理、现场核办全流程网上审批,“市县乡三级联网,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办事大厅互联互通。”良田镇副镇长李淑娟告诉记者,“村上还开展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证照快递寄送等,群众都很满意。” 据悉,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级四同便民服务开展以来,去年金凤区承接自治区三级四同便民服务事项39项,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缴费在银行办理外,其余38个事项均可通过代办点来完成。
记者的实地走访,百姓的切身感受,办事快,效率高已经实打实地摆在了国人面前。中国政府说话算话,工作有布置、有安排,有督察督查,始终坚持用事实兑现承诺,有效地提高了政府为民的公信度。仅因中国政府说话算数,办事雷厉风行,事事都能落地生根,才得到了人民的拥戴,才有万众一心不断开创新纪元的局面展示在世界面前!
九支镇 李泽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