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临走时还念念不忘未完的扶贫
2019-03-01 12:24:16
赤坎南桥河畔,紫荆花一瓣瓣飘落在地;徐闻白茅海边,潮水一阵阵涌向绿色海滩。又是一年春天,湛江市科技局扶贫干部黄矢尖却再也不能给新生的儿子唱《小星星》,无法听到白茅村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的消息……3载春秋,180公里行程,他像一支尖锐的箭矢,迸向“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精准扶贫事业靶标,生命却在32岁戛然而止。(2月27日,文明湛江)
黄矢尖,湛江市科技局扶贫干部,3载春秋,180公里行程,他像一支尖锐的箭矢,紧盯精准扶贫事业靶标。1月14日到29日,出现低烧、流鼻血等症状后,他坚守岗位,直到在镇政府大门晕倒,醒来后独自乘车到医院就诊;30日,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2月11日,经抢救无效逝世,生命却在32岁戛然而止。
他有许多愧疚,住院前后,黄矢尖心心念念的还是工作。“对不起,我想回去做好资料,没想到病倒了,扶贫工作拖了你们后腿。”面对前来探望的白茅村干部,黄矢尖一脸歉疚。在生命垂危之时,没有惋惜自己年轻的生命之短暂,却想到的是自己因病未能完成扶贫工作而感抱歉,多么可敬的一位年轻的扶贫干部啊。
他的第二个歉意,仅给孩子取了个名字,还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就匆匆离去。黄矢尖住院后,他的妻子张理银对他说:“给宝宝想一个名字吧。”“就叫恩科吧,感恩科技局给他爸爸扶贫的机会,以后做一个感恩的人。”结识三年,扶贫三年,黄矢尖鲜有时间陪伴妻子。2017年两人上广州旅游。刚到广州,一个扶贫任务的电话打来,他立马买票赶回。扶贫队友张道文的手机中,保留着2月3日黄矢尖的微信号发的信息:“张叔你好,我是小黄爱人,小黄让我发信息给你,感谢你和领导对我们的关爱。”当时黄矢尖已张不开眼,仍叮嘱妻子用微信感谢大家。临走的人,没有任何责怪,还一味想着感恩,这就是黄矢尖的伟大。
2016年3月,黄矢尖被派到市科技局帮扶的白茅村开展扶贫。初到白茅村,黄矢尖不懂方言,在“翻译”协助下,他完成全村贫困户的登记造册、建档立卡。一年下来,文档资料堆成一堵墙。3年间,他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寻找适合的扶贫项目,他和扶贫队友们先后理定了养虾、造船、喂猪等方案,但经论证都被淘汰;黄矢尖利用“职务之便”,挨个联系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终于打动一家水产公司。2017年,白茅村以15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海威,当年全村贫困户148人每人获分红1392元;2018年,每人1420元;接着,锦和镇特色扶贫项目启动,白茅村贫困户参与到养鹅、养羊项目,再添新分红;白茅海今年将迎来开发——白茅海旅游项目已启动,将新建20间民宿,白茅村将入股200万元,贫困户参与分红……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离不开黄矢尖的艰辛付出。
病倒后当村里提议租车送他回市医院就医却被他婉言谢绝:“白茅村是贫困村,怎能为我的私事动用公家的钱租车?”一心想民,一心为民,当他匆匆离去后,2月13日,贫困户符建尚打听到,村干部们去殡仪馆送黄矢尖最后一程。“我的泪水哗哗往下流,小黄这么年轻就走了,为什么没人叫我去送他一程?”朴实的话语,从内心深处体现了贫困户对黄矢尖感激。
黄矢尖,为扶贫,生命定格在32岁。村民忘不了他,党的扶贫攻坚忘不了他。他的歉疚、感恩、婉言谢绝租车送医……无一不体现出他的高大伟岸!他的离去,让党失去了一位好的扶贫干部,让祖国大地的人民感到无限的悲痛,事已至此,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他为完成的事业,惟愿他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文/韶华)
32岁临走时还念念不忘未完的扶贫
2019-03-01 12:24:16
赤坎南桥河畔,紫荆花一瓣瓣飘落在地;徐闻白茅海边,潮水一阵阵涌向绿色海滩。又是一年春天,湛江市科技局扶贫干部黄矢尖却再也不能给新生的儿子唱《小星星》,无法听到白茅村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的消息……3载春秋,180公里行程,他像一支尖锐的箭矢,迸向“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精准扶贫事业靶标,生命却在32岁戛然而止。(2月27日,文明湛江)
黄矢尖,湛江市科技局扶贫干部,3载春秋,180公里行程,他像一支尖锐的箭矢,紧盯精准扶贫事业靶标。1月14日到29日,出现低烧、流鼻血等症状后,他坚守岗位,直到在镇政府大门晕倒,醒来后独自乘车到医院就诊;30日,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2月11日,经抢救无效逝世,生命却在32岁戛然而止。
他有许多愧疚,住院前后,黄矢尖心心念念的还是工作。“对不起,我想回去做好资料,没想到病倒了,扶贫工作拖了你们后腿。”面对前来探望的白茅村干部,黄矢尖一脸歉疚。在生命垂危之时,没有惋惜自己年轻的生命之短暂,却想到的是自己因病未能完成扶贫工作而感抱歉,多么可敬的一位年轻的扶贫干部啊。
他的第二个歉意,仅给孩子取了个名字,还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就匆匆离去。黄矢尖住院后,他的妻子张理银对他说:“给宝宝想一个名字吧。”“就叫恩科吧,感恩科技局给他爸爸扶贫的机会,以后做一个感恩的人。”结识三年,扶贫三年,黄矢尖鲜有时间陪伴妻子。2017年两人上广州旅游。刚到广州,一个扶贫任务的电话打来,他立马买票赶回。扶贫队友张道文的手机中,保留着2月3日黄矢尖的微信号发的信息:“张叔你好,我是小黄爱人,小黄让我发信息给你,感谢你和领导对我们的关爱。”当时黄矢尖已张不开眼,仍叮嘱妻子用微信感谢大家。临走的人,没有任何责怪,还一味想着感恩,这就是黄矢尖的伟大。
2016年3月,黄矢尖被派到市科技局帮扶的白茅村开展扶贫。初到白茅村,黄矢尖不懂方言,在“翻译”协助下,他完成全村贫困户的登记造册、建档立卡。一年下来,文档资料堆成一堵墙。3年间,他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寻找适合的扶贫项目,他和扶贫队友们先后理定了养虾、造船、喂猪等方案,但经论证都被淘汰;黄矢尖利用“职务之便”,挨个联系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终于打动一家水产公司。2017年,白茅村以15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海威,当年全村贫困户148人每人获分红1392元;2018年,每人1420元;接着,锦和镇特色扶贫项目启动,白茅村贫困户参与到养鹅、养羊项目,再添新分红;白茅海今年将迎来开发——白茅海旅游项目已启动,将新建20间民宿,白茅村将入股200万元,贫困户参与分红……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离不开黄矢尖的艰辛付出。
病倒后当村里提议租车送他回市医院就医却被他婉言谢绝:“白茅村是贫困村,怎能为我的私事动用公家的钱租车?”一心想民,一心为民,当他匆匆离去后,2月13日,贫困户符建尚打听到,村干部们去殡仪馆送黄矢尖最后一程。“我的泪水哗哗往下流,小黄这么年轻就走了,为什么没人叫我去送他一程?”朴实的话语,从内心深处体现了贫困户对黄矢尖感激。
黄矢尖,为扶贫,生命定格在32岁。村民忘不了他,党的扶贫攻坚忘不了他。他的歉疚、感恩、婉言谢绝租车送医……无一不体现出他的高大伟岸!他的离去,让党失去了一位好的扶贫干部,让祖国大地的人民感到无限的悲痛,事已至此,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他为完成的事业,惟愿他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