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愧对家人与孩子 只为驻村搞扶贫

    2019-03-04 15:29:24

    包鸾镇白果园村地处大山深处,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共有9个村民小组1702人,是全县2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8年,县经济合作局党员干部黄腾飞来到白果园村担任第一书记。针对群众交通出行不便、人畜饮用水困难、发展无产业、人居环境差、脱贫动力不足等问题,黄腾飞和工作队员一头扎进村里,摸清情况、解放思想、定好方向、找准项目,带领群众不等不靠、努力作为,如今村里的山山水水更美,农民走在脱贫致富之路上的步伐更轻快了。(2月21日,重庆丰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可驻村书记黄腾飞,自从担任白果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后,他心系百姓,一心想着村里的发展,2018年10月17日,连续多日腰疼和流行性重感冒,黄腾飞倒在了包鸾镇大会议室。诊断发现,腰椎软管破裂,双腿暂时失去行动能力,医生要求静养三个月。在治疗一周后,黄腾飞接到电话,得知某公司在八组流转土地时遭到村民李国芳反对。他悄悄离开病房回到村里,到李国芳家,斜躺在椅子上与李国芳拉家常摆道理,交流发展产业给村里和农民带来的收益,摆谈国家脱贫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美好的未来和农民幸福的生活。李国芳感动地说,黄书记,我听你的,你快回医院治病吧。他回到医院,主治医生冉春又生气了,要求他第二天必须转院,“这样的病人是自己不要命,我这医生只负责治疗那些想要命的病人。”是啊,为了扶贫,为了乡村的产业发展,多少干部就是这样,在完成党国大业的面前,他宁愿选择不要命,也不回避自己的担当所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黄腾飞深知,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自从当上驻村第一书记后,他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大走访,摸底细,汽车后备箱里装的都是随身换洗的衣服,一张小桌,几个小凳子,都是日常出行所需,黄腾飞戏称其为移动办公。他不放过每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机会,多次召开院坝会、火炉坎会、支部主题日会、社员会、公路边会、地边会,车子后备箱里的小桌子,小凳子都是他工作的“法宝”。在田间地头、马路边上,他随时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掌握群众第一手动态和想法;在工作中,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干部交心,激发扎根创业内在动力,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到白果园村,看到满目的荒凉,黄腾飞心里沉甸甸的,他不禁彷徨,村里产业发展怎么定位,农民如何依靠村里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经过他的努力,成功引进四川海洪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凤凰李。采用保底分红的模式,村民用土地入股,每亩保底300元,若每年每亩总产值的7%超过300元,就按照总产值的7%作为分红交付农户,白果园村协助管理和协调方按照每亩纯利润的2.5%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还引进丰都县松源农业开发公司发展桃树200亩,引进丰都麻辣鸡协会共十五家企业发展高山生态土鸡养殖,预计每年销售十万只以上;他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动群众在原有550桶蜜蜂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形成自有品牌,还拍摄宣传片进行推广,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蜂蜜销售价格,增加农户收入。
    在黄腾飞的眼里,群众的小事,都是大事。白果园村六组两户人家有几十年的矛盾,他数次上门做工作,与当事人真诚交流,不“和稀泥”,在他的调解下,双方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党员和群众发生矛盾,他亲自调解,让双方放下恩怨,并借此机会召开党员大会,阐述以和为贵的道理,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群众没水、群众生病、群众的产品卖不出去,他都及时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开车送医院、摆摊卖产品,完全把群众当成了自己的家事。
    一个不要命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一心为群众着想,一心为群众办事,黄腾飞说:“我最愧疚的就是我的家庭,孩子在重庆学习,妻子也在重庆工作。自从住进村里后,很少跟家人孩子在一起,平时忙起来甚至电话都没有打过。”
    是啊,这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黄腾飞的初心,他情系农村,心系农民;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不要命,不顾家人,只顾为党为国交上驻村扶贫的满意答卷,甘愿奉献自己的光辉的人生。
    (文/韶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愧对家人与孩子 只为驻村搞扶贫

    2019-03-04 15:29:24

    包鸾镇白果园村地处大山深处,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共有9个村民小组1702人,是全县2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8年,县经济合作局党员干部黄腾飞来到白果园村担任第一书记。针对群众交通出行不便、人畜饮用水困难、发展无产业、人居环境差、脱贫动力不足等问题,黄腾飞和工作队员一头扎进村里,摸清情况、解放思想、定好方向、找准项目,带领群众不等不靠、努力作为,如今村里的山山水水更美,农民走在脱贫致富之路上的步伐更轻快了。(2月21日,重庆丰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可驻村书记黄腾飞,自从担任白果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后,他心系百姓,一心想着村里的发展,2018年10月17日,连续多日腰疼和流行性重感冒,黄腾飞倒在了包鸾镇大会议室。诊断发现,腰椎软管破裂,双腿暂时失去行动能力,医生要求静养三个月。在治疗一周后,黄腾飞接到电话,得知某公司在八组流转土地时遭到村民李国芳反对。他悄悄离开病房回到村里,到李国芳家,斜躺在椅子上与李国芳拉家常摆道理,交流发展产业给村里和农民带来的收益,摆谈国家脱贫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美好的未来和农民幸福的生活。李国芳感动地说,黄书记,我听你的,你快回医院治病吧。他回到医院,主治医生冉春又生气了,要求他第二天必须转院,“这样的病人是自己不要命,我这医生只负责治疗那些想要命的病人。”是啊,为了扶贫,为了乡村的产业发展,多少干部就是这样,在完成党国大业的面前,他宁愿选择不要命,也不回避自己的担当所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黄腾飞深知,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自从当上驻村第一书记后,他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大走访,摸底细,汽车后备箱里装的都是随身换洗的衣服,一张小桌,几个小凳子,都是日常出行所需,黄腾飞戏称其为移动办公。他不放过每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机会,多次召开院坝会、火炉坎会、支部主题日会、社员会、公路边会、地边会,车子后备箱里的小桌子,小凳子都是他工作的“法宝”。在田间地头、马路边上,他随时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掌握群众第一手动态和想法;在工作中,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干部交心,激发扎根创业内在动力,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到白果园村,看到满目的荒凉,黄腾飞心里沉甸甸的,他不禁彷徨,村里产业发展怎么定位,农民如何依靠村里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经过他的努力,成功引进四川海洪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凤凰李。采用保底分红的模式,村民用土地入股,每亩保底300元,若每年每亩总产值的7%超过300元,就按照总产值的7%作为分红交付农户,白果园村协助管理和协调方按照每亩纯利润的2.5%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还引进丰都县松源农业开发公司发展桃树200亩,引进丰都麻辣鸡协会共十五家企业发展高山生态土鸡养殖,预计每年销售十万只以上;他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动群众在原有550桶蜜蜂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形成自有品牌,还拍摄宣传片进行推广,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蜂蜜销售价格,增加农户收入。
    在黄腾飞的眼里,群众的小事,都是大事。白果园村六组两户人家有几十年的矛盾,他数次上门做工作,与当事人真诚交流,不“和稀泥”,在他的调解下,双方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党员和群众发生矛盾,他亲自调解,让双方放下恩怨,并借此机会召开党员大会,阐述以和为贵的道理,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群众没水、群众生病、群众的产品卖不出去,他都及时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开车送医院、摆摊卖产品,完全把群众当成了自己的家事。
    一个不要命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一心为群众着想,一心为群众办事,黄腾飞说:“我最愧疚的就是我的家庭,孩子在重庆学习,妻子也在重庆工作。自从住进村里后,很少跟家人孩子在一起,平时忙起来甚至电话都没有打过。”
    是啊,这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黄腾飞的初心,他情系农村,心系农民;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不要命,不顾家人,只顾为党为国交上驻村扶贫的满意答卷,甘愿奉献自己的光辉的人生。
    (文/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