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精耕细作锻造党的优良作风

    2019-03-07 13:20:20

    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19年1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数据显示,当月共查处问题5001起,处理730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91人。这已是连续第65个月公布月报数据。从查处问题类型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四类问题较多,分别占当月查处问题总数的26.4%、21.6%、14.7%、13.3%。这说明“老问题”依旧存在,纠“四风”必须驰而不息,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3月1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事关全党全国的生死存亡。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我们党取得的事业的良好发展,与我们党优良的作风息息相关。党的作风如果不正,党的形象就会遭到破坏。党的威望就会遭到损失,凝聚力、战斗力就会逐渐丧失。优良的作风是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未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不断精耕细作,锻造出优良的党风,促进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增强政治定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搞不好,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对于腐败和作风上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各级领导要自上而下的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做到思想不疲,劲头不松,措施不软。抓党风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保持坚定不移的恒心与定力,保持正风肃纪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氛围不淡。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机关及领导干部履行行为的一项基本要求,工作不实就是履行职责不到位,应尽的法律义务没有完全履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财物的奢靡之风,违反宪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宪法中的“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只有充分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够正确和有效的履行宪法及法律的职责,不越权,不滥用职权,不怠政,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办事。
    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其进行精细化,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作风考评系统,通过电子监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对当前作风建设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同时可进行深度分析,找准作风建设的风险点和突破方向。通过精准分析,对要提拔的干部可进行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可从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工作态度、诚信情况、社会风评、纪律监督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用数据来为检验干部提供参考,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发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既对以往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精耕,发挥出做大的效用,还要在方法上精心细作,不断找寻加强作风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晓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精耕细作锻造党的优良作风

    2019-03-07 13:20:20

    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19年1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数据显示,当月共查处问题5001起,处理730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91人。这已是连续第65个月公布月报数据。从查处问题类型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四类问题较多,分别占当月查处问题总数的26.4%、21.6%、14.7%、13.3%。这说明“老问题”依旧存在,纠“四风”必须驰而不息,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3月1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事关全党全国的生死存亡。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我们党取得的事业的良好发展,与我们党优良的作风息息相关。党的作风如果不正,党的形象就会遭到破坏。党的威望就会遭到损失,凝聚力、战斗力就会逐渐丧失。优良的作风是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未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不断精耕细作,锻造出优良的党风,促进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增强政治定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搞不好,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对于腐败和作风上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各级领导要自上而下的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做到思想不疲,劲头不松,措施不软。抓党风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保持坚定不移的恒心与定力,保持正风肃纪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氛围不淡。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机关及领导干部履行行为的一项基本要求,工作不实就是履行职责不到位,应尽的法律义务没有完全履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财物的奢靡之风,违反宪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宪法中的“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只有充分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够正确和有效的履行宪法及法律的职责,不越权,不滥用职权,不怠政,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办事。
    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其进行精细化,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作风考评系统,通过电子监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对当前作风建设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同时可进行深度分析,找准作风建设的风险点和突破方向。通过精准分析,对要提拔的干部可进行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可从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工作态度、诚信情况、社会风评、纪律监督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用数据来为检验干部提供参考,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发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既对以往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精耕,发挥出做大的效用,还要在方法上精心细作,不断找寻加强作风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