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喜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
2018-11-13 10:56:37
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刘家义书记的文章《王传喜先进事迹的时代价值及示范作用》。文章指出,王传喜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农村广阔天地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用实际行动和富一方群众的业绩回答了党员干部应该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展现出鲜明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时代先锋》 8月10日)
19年,6935个日夜,190多本工作笔记本,记录着代村在王传喜带领下的凤凰涅槃、沧海桑田。从负债380多万的“穷困村”到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的“富裕村”;从脏、乱、差的“落后村”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排头兵”;代村的路越走越宽,代村的群众越来越幸福,新时代的“挑山工”、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王传喜书记的脚步更是越来越坚实、大写的人生越来越开阔。
对党忠诚、信念如磐,最是初心能永恒。上世纪90年代末,代村脏乱差穷,村集体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分帮结派、各怀心思让本就四零八散的代村差点散了架子,王传喜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推选成为代村的支部书记,且一干就是19年。386万的天文债务、频繁的法院传票、100余次的被告出庭,成了他上任两年里的“家常便饭”。如果不是凭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如果不是凭着坚定如磐的信念、如果不是凭着对群众朴素无华的感情,又如何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呢?最是初心能永恒,初心是不忘党恩跟党走,初心是信念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因为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自己一生的追寻这一初心不改,才让他顶得住压力、敢于收拾烂摊子、敢于向“旧习”叫板,带领代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的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最是使命能致远。拖欠了村集体的钱要交,强占了村集体的财产要退,这是王传喜一上任就立下的规矩。哪里有痛点就从哪里下“猛药”,哪里有堵点就从哪里疏“筋络”,哪里有难点就从哪里动“刀子”,王传喜从一上任就懂得了自己所肩负使命的重量。从最近的亲戚开始回收集体欠款,从最金贵的土地着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最难的耕地调剂余缺化解群众矛盾焦点,一件件“硬骨头”问题被啃下、一桩桩民生实事在落实、一个个思想共识在凝聚。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在敢闯敢试敢为中奋勇争先,他为代村探索了一条互补互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是使命能致远,使命在肩,才能激扬不断奋进的斗志、才能激发勇闯新路的胆魄、才能激活敢为人先的锐力。正是这份使命与担当,才让他不折不饶、不退不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出乡村振兴的“代村样板”。
坚守底线、两袖清风,最是清廉能守业。“公生明,廉生威。”这是王传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眼里不管摊子摆的有多大、事业干的有多好,如果账目清单不清楚、村务监督不到位、群众内心不信服,再好的发展也只是“昙花一现”。只有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凝聚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民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他19年不变的人生底色,在他看来当村干部就是给群众“打工”,要舍得下力气、要吃苦吃亏、要不贪不沾。最是清廉能守业,擦亮人生底色才能无惧前行、才能所向披靡、才能行稳致远,从创新“议事”制度到创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从探索建立“一会、一栏、一纸、一单”村务事务公开制度到重大决策由党员群众实行“零距离”监督,代村用清清爽爽的党风带出村风、带好民风,在风清气正中正昂首阔步向着更广阔的道路前行。
(元洲)
王传喜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
2018-11-13 10:56:37
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刘家义书记的文章《王传喜先进事迹的时代价值及示范作用》。文章指出,王传喜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农村广阔天地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用实际行动和富一方群众的业绩回答了党员干部应该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展现出鲜明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时代先锋》 8月10日)
19年,6935个日夜,190多本工作笔记本,记录着代村在王传喜带领下的凤凰涅槃、沧海桑田。从负债380多万的“穷困村”到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的“富裕村”;从脏、乱、差的“落后村”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排头兵”;代村的路越走越宽,代村的群众越来越幸福,新时代的“挑山工”、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王传喜书记的脚步更是越来越坚实、大写的人生越来越开阔。
对党忠诚、信念如磐,最是初心能永恒。上世纪90年代末,代村脏乱差穷,村集体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分帮结派、各怀心思让本就四零八散的代村差点散了架子,王传喜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推选成为代村的支部书记,且一干就是19年。386万的天文债务、频繁的法院传票、100余次的被告出庭,成了他上任两年里的“家常便饭”。如果不是凭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如果不是凭着坚定如磐的信念、如果不是凭着对群众朴素无华的感情,又如何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呢?最是初心能永恒,初心是不忘党恩跟党走,初心是信念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因为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自己一生的追寻这一初心不改,才让他顶得住压力、敢于收拾烂摊子、敢于向“旧习”叫板,带领代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的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最是使命能致远。拖欠了村集体的钱要交,强占了村集体的财产要退,这是王传喜一上任就立下的规矩。哪里有痛点就从哪里下“猛药”,哪里有堵点就从哪里疏“筋络”,哪里有难点就从哪里动“刀子”,王传喜从一上任就懂得了自己所肩负使命的重量。从最近的亲戚开始回收集体欠款,从最金贵的土地着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最难的耕地调剂余缺化解群众矛盾焦点,一件件“硬骨头”问题被啃下、一桩桩民生实事在落实、一个个思想共识在凝聚。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在敢闯敢试敢为中奋勇争先,他为代村探索了一条互补互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是使命能致远,使命在肩,才能激扬不断奋进的斗志、才能激发勇闯新路的胆魄、才能激活敢为人先的锐力。正是这份使命与担当,才让他不折不饶、不退不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出乡村振兴的“代村样板”。
坚守底线、两袖清风,最是清廉能守业。“公生明,廉生威。”这是王传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眼里不管摊子摆的有多大、事业干的有多好,如果账目清单不清楚、村务监督不到位、群众内心不信服,再好的发展也只是“昙花一现”。只有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凝聚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民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他19年不变的人生底色,在他看来当村干部就是给群众“打工”,要舍得下力气、要吃苦吃亏、要不贪不沾。最是清廉能守业,擦亮人生底色才能无惧前行、才能所向披靡、才能行稳致远,从创新“议事”制度到创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从探索建立“一会、一栏、一纸、一单”村务事务公开制度到重大决策由党员群众实行“零距离”监督,代村用清清爽爽的党风带出村风、带好民风,在风清气正中正昂首阔步向着更广阔的道路前行。
(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