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党建“生力军”破解基层“空心化”

    2018-09-20 10:51:12

    近日,福建南平市首批选拔的825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奔赴一线,拉开了三年选拔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社区和重点非公企业工作的序幕。南平开展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工作,旨在鼓励优秀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抱负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中国组织人事报 9月17日)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干群关系的重心在基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涉及党长足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但是,现在基层党组织出现的“空心化”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同时,有素质、有学历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外务工,不愿回到基层农村工作,造就了基层党组织“空心化”现象。
    打造一支有素质的、年轻化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迫在眉睫的事。吸引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吸引年轻优秀人才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建体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改善村干部老中青结构,提高村干部素质,打造村干部职业化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要让年轻优秀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到基层党组和工作,需要组织一次岗前培训,支持基层党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将年轻的优秀人才留下来,作为基层党群工作者的后备干部培养。敢于给优秀人才压重担,尽快实现人才干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要让优秀人才“留得住”,必须安心安家安业。确保优秀人才在基层待得住,需要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安家安业。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工作和生活。
    要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年轻化、职业化的干部队伍,需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党组织任职,到村任职。吸引优秀年轻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其次,财政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提高基层的补贴水平。让基层党组织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再次,增加晋升渠道。对于聘用期考核合格的人员,可直接安排到市、县、镇事业单位,也可择优录取进入机关、乡镇领导班子任职。
    新故相推,故能日生不滞。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他们不负韶华,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宝镇 董泽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党建“生力军”破解基层“空心化”

    2018-09-20 10:51:12

    近日,福建南平市首批选拔的825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奔赴一线,拉开了三年选拔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社区和重点非公企业工作的序幕。南平开展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工作,旨在鼓励优秀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抱负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中国组织人事报 9月17日)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干群关系的重心在基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涉及党长足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但是,现在基层党组织出现的“空心化”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同时,有素质、有学历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外务工,不愿回到基层农村工作,造就了基层党组织“空心化”现象。
    打造一支有素质的、年轻化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迫在眉睫的事。吸引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吸引年轻优秀人才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建体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改善村干部老中青结构,提高村干部素质,打造村干部职业化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要让年轻优秀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到基层党组和工作,需要组织一次岗前培训,支持基层党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将年轻的优秀人才留下来,作为基层党群工作者的后备干部培养。敢于给优秀人才压重担,尽快实现人才干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要让优秀人才“留得住”,必须安心安家安业。确保优秀人才在基层待得住,需要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安家安业。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工作和生活。
    要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年轻化、职业化的干部队伍,需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党组织任职,到村任职。吸引优秀年轻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其次,财政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提高基层的补贴水平。让基层党组织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再次,增加晋升渠道。对于聘用期考核合格的人员,可直接安排到市、县、镇事业单位,也可择优录取进入机关、乡镇领导班子任职。
    新故相推,故能日生不滞。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他们不负韶华,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宝镇 董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