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 18:11:17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在李海波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三合瑶族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整村退出,该村从“最不放心的落后村”变成“全县脱贫攻坚优秀村”。
在湖南省2020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因扶贫成绩突出,年近五旬的李海波成功当选并受奖。驻村3年,他让贫困瑶村旧貌换新颜,是他的坚守与奉献,让乡村靓了起来。
“山沟沟”蹚出致富路,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在工作队进驻之前,三合村大部分道路都是泥巴路,每逢下雨天,道路滑坡、泥石流成为常态,住在山里的村民甚至不敢出门,苦不堪言。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帮扶工作队协调资金,在全村新修13公里水泥路,13个村民小组第一次实现硬化路面“组组通”。为提升村民内生动力,2019年,三合村创新公路水沟建设模式,在不降低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优先承包给本村村民建设。公路水沟建成后,效果立竿见影。即使多次下雨,山体滑坡现象大为减少,公路路基水毁问题不复存在。通过鼓励村民投工投劳,近3年来,村民承包小项目30个,节约资金100多万元,村民增加务工收入70多万元。这个曾经让李海波心里感觉“拔凉拔凉”的瑶民村落,短短几年时间,蝶变为“美丽乡村”。
“科技+”产业扶贫结硕果,突破产业发展困境。由于缺乏相应经验和技术,导致贫困村产业发展受限,要让科技力量则为产业扶贫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以来,李海波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扶贫产业发展,紧紧依靠湖南农业大学科研技术支持、共享地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资源,结合村情尊重民意创新实施科技助力项目。李海波和工作队一方面投入资金和技术对朝天椒、小黄姜等传统产业的提升进行研究,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发放优质种苗、化肥,实行保底收购消除村民后顾之忧。目前,全村每年朝天椒、小黄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仅这两个产业产值就超过800万元。另一方面,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团队,探索发展高山养生鸡、锥栗、黄精、金银花、蜂蜜、红薯等符合本村实际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业,构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格局。
完善教育激励措施,智志双扶激发“心”动力。走访调查结束时,李海波发现很多50岁以上的村民不会写字签名,只能按手印或请人代签,惊讶之余,李海波心里泛起心酸。“三合村不但要经济脱贫,更要文化脱贫、精神脱贫。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李海波和工作队不断探索完善教育激励措施,建立了教育激励基金,健全完善教育激励基金管理办法。在校学生可凭校级以上荣誉证书到村里兑奖,一张证书奖励100元;当年考取重点中学、大学或当兵入伍的奖励2000—4000元。李海波不仅勉励学生努力上进,而且鼓励成年人学习新技能,提高谋生能力。此外,对尊师重教优秀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对教育支出压力大的家庭进行资助。
而今的三合村,瓜果熟了,日子甜了,再次证明了: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好干部用他们的坚守和奉献,让村庄靓起来,产业旺起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起来,幸福故事讲不完……
作者:合江县中学 梁伟
2020-11-22 18:11:17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在李海波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三合瑶族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整村退出,该村从“最不放心的落后村”变成“全县脱贫攻坚优秀村”。
在湖南省2020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因扶贫成绩突出,年近五旬的李海波成功当选并受奖。驻村3年,他让贫困瑶村旧貌换新颜,是他的坚守与奉献,让乡村靓了起来。
“山沟沟”蹚出致富路,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在工作队进驻之前,三合村大部分道路都是泥巴路,每逢下雨天,道路滑坡、泥石流成为常态,住在山里的村民甚至不敢出门,苦不堪言。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帮扶工作队协调资金,在全村新修13公里水泥路,13个村民小组第一次实现硬化路面“组组通”。为提升村民内生动力,2019年,三合村创新公路水沟建设模式,在不降低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优先承包给本村村民建设。公路水沟建成后,效果立竿见影。即使多次下雨,山体滑坡现象大为减少,公路路基水毁问题不复存在。通过鼓励村民投工投劳,近3年来,村民承包小项目30个,节约资金100多万元,村民增加务工收入70多万元。这个曾经让李海波心里感觉“拔凉拔凉”的瑶民村落,短短几年时间,蝶变为“美丽乡村”。
“科技+”产业扶贫结硕果,突破产业发展困境。由于缺乏相应经验和技术,导致贫困村产业发展受限,要让科技力量则为产业扶贫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以来,李海波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扶贫产业发展,紧紧依靠湖南农业大学科研技术支持、共享地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资源,结合村情尊重民意创新实施科技助力项目。李海波和工作队一方面投入资金和技术对朝天椒、小黄姜等传统产业的提升进行研究,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发放优质种苗、化肥,实行保底收购消除村民后顾之忧。目前,全村每年朝天椒、小黄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仅这两个产业产值就超过800万元。另一方面,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团队,探索发展高山养生鸡、锥栗、黄精、金银花、蜂蜜、红薯等符合本村实际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业,构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格局。
完善教育激励措施,智志双扶激发“心”动力。走访调查结束时,李海波发现很多50岁以上的村民不会写字签名,只能按手印或请人代签,惊讶之余,李海波心里泛起心酸。“三合村不但要经济脱贫,更要文化脱贫、精神脱贫。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李海波和工作队不断探索完善教育激励措施,建立了教育激励基金,健全完善教育激励基金管理办法。在校学生可凭校级以上荣誉证书到村里兑奖,一张证书奖励100元;当年考取重点中学、大学或当兵入伍的奖励2000—4000元。李海波不仅勉励学生努力上进,而且鼓励成年人学习新技能,提高谋生能力。此外,对尊师重教优秀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对教育支出压力大的家庭进行资助。
而今的三合村,瓜果熟了,日子甜了,再次证明了: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好干部用他们的坚守和奉献,让村庄靓起来,产业旺起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起来,幸福故事讲不完……
作者:合江县中学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