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16:40:47
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摘自:2019年10月17日01版《人民日报》)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振“精气神”,紧盯目标不放松。从脱贫攻坚督查的情况来看,仍然有个别干部不敢担当,作风漂浮,遇事推诿扯皮,工作中习惯当 “二传手”,甚至存在歇歇气的“厌战”情绪。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政治站位高不高,直接体现在能否一以贯之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主动把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保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尽责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斗争状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不消极等待、不敷衍塞责,带头“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稳扎稳打攻坚前进。
瞄准“硬骨头”,紧盯问题不放过。入之愈深,其进越难。脱贫攻坚进行到现在,剩下的大都是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硬骨头”。面对这个难中之难、艰中之艰,要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盯紧致贫原因,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为主要抓手,把最能打仗的精兵强将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认真梳理贫困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急迫的难题,将问题“碉堡”一个个限时攻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找准“着力点”,紧盯执行不落空。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在于精准施策、精准到户。是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还是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结果自然不同。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用好产业扶贫基金,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要因户施策、因人而异,重点突出“一户一法、一户一业”脱贫机制,做到脱贫计划到户、项目安排到户、产业培育到户、效益落实到户,防止因户、因人施策齐步走、一刀切,切实提高帮扶精准度,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砥砺奋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驻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干部是帮助贫困户落实政策的核心人员,要当好“贴心人”,与贫困群众“拉家常、提信心、想办法、解难题”,对照现有的政策,一条一条梳理落实,经常性开展查漏补缺;要当好“小郎中”,对照政策逐条把脉问诊,开出“药方”;要当好“小学生”,对不懂的政策不耻下问、及时请教,真正确保贫困群众应该享受的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合江特校 李敏)
2019-10-24 16:40:47
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摘自:2019年10月17日01版《人民日报》)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振“精气神”,紧盯目标不放松。从脱贫攻坚督查的情况来看,仍然有个别干部不敢担当,作风漂浮,遇事推诿扯皮,工作中习惯当 “二传手”,甚至存在歇歇气的“厌战”情绪。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政治站位高不高,直接体现在能否一以贯之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主动把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保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尽责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斗争状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不消极等待、不敷衍塞责,带头“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稳扎稳打攻坚前进。
瞄准“硬骨头”,紧盯问题不放过。入之愈深,其进越难。脱贫攻坚进行到现在,剩下的大都是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硬骨头”。面对这个难中之难、艰中之艰,要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盯紧致贫原因,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为主要抓手,把最能打仗的精兵强将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认真梳理贫困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急迫的难题,将问题“碉堡”一个个限时攻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找准“着力点”,紧盯执行不落空。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在于精准施策、精准到户。是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还是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结果自然不同。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用好产业扶贫基金,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要因户施策、因人而异,重点突出“一户一法、一户一业”脱贫机制,做到脱贫计划到户、项目安排到户、产业培育到户、效益落实到户,防止因户、因人施策齐步走、一刀切,切实提高帮扶精准度,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砥砺奋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驻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干部是帮助贫困户落实政策的核心人员,要当好“贴心人”,与贫困群众“拉家常、提信心、想办法、解难题”,对照现有的政策,一条一条梳理落实,经常性开展查漏补缺;要当好“小郎中”,对照政策逐条把脉问诊,开出“药方”;要当好“小学生”,对不懂的政策不耻下问、及时请教,真正确保贫困群众应该享受的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合江特校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