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14:40:42
2019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光明日报,3.19,为时代画像 为时代立传 为时代明德)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凡能直击灵魂的创作,总是与民本相连,与民生相息。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奋力奔跑的 “逐梦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间的精品力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加速进入一个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为文化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带来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记录时代故事、见证时代伟人、凝聚时代共识、唤醒时代力量的道路上,文艺创作不能缺位,文化事业不可失声。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文学家,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伟大变革面前,为人民执笔,为时代立碑,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习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主体、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为国家、民族发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国家、民族的“根”和“魂”紧密相连。
(参宝镇人民政府 胡劲松)
2019-03-20 14:40:42
2019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光明日报,3.19,为时代画像 为时代立传 为时代明德)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凡能直击灵魂的创作,总是与民本相连,与民生相息。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奋力奔跑的 “逐梦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间的精品力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加速进入一个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为文化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带来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记录时代故事、见证时代伟人、凝聚时代共识、唤醒时代力量的道路上,文艺创作不能缺位,文化事业不可失声。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文学家,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伟大变革面前,为人民执笔,为时代立碑,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习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主体、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为国家、民族发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国家、民族的“根”和“魂”紧密相连。
(参宝镇人民政府 胡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