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啃脱贫硬骨头

    2018-08-03 10:53:00

    3月26日,四川省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启动。今年首批10个专家服务团当天启程,赴昭觉、马边、汶川、泸定等12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今年,我省将有74个专家服务团下沉到45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服务。(3月27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科技人才是根本之需,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是突出短板、首要瓶颈。四川省着手深度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旨在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专家服务团的沉下去、贴着帮,专啃硬骨头,定能带领困难群众依靠产业精准脱贫,奋力实现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四川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点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难度非同寻常。近年来,全省加大马力、使出“绣花”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全国首创“四项扶贫基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开展精准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但目前还有45个深度贫困县,它们普遍存在自然资源多开发利用少、新技术引进推广不多、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相对不足等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专业的技术指导。
    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途径。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立足“问需”、严格“精选”、突出“严考”,从报名的1100多人中遴选出400余名专家,服务深度贫困县,帮助各县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改进提升生产技术、培育造就实用人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当地产业造血功能。各县要充分利用科技扶贫万里行这个活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科技扶贫制度,发挥科技专家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本土实用型技术人才,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探索一条“科技+”脱贫攻坚、永续发展新路子。各科技专家要珍惜科技扶贫万里行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帮助各地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的同时加强传帮带,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把科技潜力转化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立头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科技扶贫,关键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科教的良好氛围,形成人才汇集、科技助力、产业支撑的脱贫奔康生动局面。这样,才能提高脱贫质量,啃下脱贫硬骨头,脱贫后不返贫。
    (四川巴中巴州区老干部局 马国俊)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啃脱贫硬骨头

    2018-08-03 10:53:00

    3月26日,四川省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启动。今年首批10个专家服务团当天启程,赴昭觉、马边、汶川、泸定等12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今年,我省将有74个专家服务团下沉到45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服务。(3月27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科技人才是根本之需,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是突出短板、首要瓶颈。四川省着手深度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旨在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专家服务团的沉下去、贴着帮,专啃硬骨头,定能带领困难群众依靠产业精准脱贫,奋力实现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四川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点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难度非同寻常。近年来,全省加大马力、使出“绣花”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全国首创“四项扶贫基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开展精准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但目前还有45个深度贫困县,它们普遍存在自然资源多开发利用少、新技术引进推广不多、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相对不足等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专业的技术指导。
    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途径。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立足“问需”、严格“精选”、突出“严考”,从报名的1100多人中遴选出400余名专家,服务深度贫困县,帮助各县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改进提升生产技术、培育造就实用人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当地产业造血功能。各县要充分利用科技扶贫万里行这个活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科技扶贫制度,发挥科技专家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本土实用型技术人才,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探索一条“科技+”脱贫攻坚、永续发展新路子。各科技专家要珍惜科技扶贫万里行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帮助各地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的同时加强传帮带,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把科技潜力转化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立头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科技扶贫,关键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科教的良好氛围,形成人才汇集、科技助力、产业支撑的脱贫奔康生动局面。这样,才能提高脱贫质量,啃下脱贫硬骨头,脱贫后不返贫。
    (四川巴中巴州区老干部局 马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