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11:07:48
4月19日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李永年老师:“把书教好,把欠钱还了,把娃娃供出来。人生的事儿,要一样一样来。能做到这几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其他啥规划了。我喜欢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电影、人物传记什么的,现在中心小学有无线网络,我很满足了。”一个在青海东部山沟沟里代课20年的乡村教师--李永年,用20年时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坚守。
没有出彩的业绩,没有英雄的壮举,没有惊人的事业,就连言语也不华丽,一介布衣,生活得如此清贫拮据,唯一拿得出手的身份是一名老师,假期还要出去搬砖的代课教师!后悔吗?不!他不后悔,他找到了与教育的缘分!他很满足,一坚持就是20年!他很自豪,让一个个孩子不辍学,听他的话学知识改变命运!如此平凡人生,却让世人感到坚持也活得精彩。剖开李永所的生活轨迹,我们应当对他的生活态度,对职业的认同感,对教育的情怀点赞!
我们应当学习他对生活的态度--坚持中满足。面对处于生存环境艰苦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卡力岗山,连手机信号也没有履盖,李永年没有屈服,哀叹命运的不公,在教学时点上一杯咸涩的熬茶,一堆土豆,十多个玩童,在牛粪的泥土味道中,孜孜不倦地播种着高原希望!“2012年乐都老家那边选村支书,我是党员,又是当老师的,他们都想选我,我当时动心了。拉盖这边的村民知道了,开始轮流给我扛面,说以后你吃的面我们轮流出,你走了学校就没老师了……就这么我就留下来了。”工资微薄,条件艰苦,面对“当官”改行的诱惑,被拉盖村民的面粉“收买”留了下来,这是他对教育的坚持。学校的照顾,每期1000多元的教学经费由他支出,吃饭不收他的伙食费,年以他满足了!同学借钱给他为女儿缴学费,很重同学情谊,没有看不起他,所以他满足了!县上照顾他老婆当环卫工人,所以他满足了……其实他的要求不高,真的不高!但他为什么这么容易满足呢?这就是源于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不过多地追求安逸享受;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人生价值的实现!
我们要学习他对职业的认识同感--平凡中的适合。“我也去打过工挣钱,我不是那块料,……上学把眼睛熬坏了,就教书还行,凑近点看就是了。可能我命里注定就是教书,和教育有缘分,也习惯了。我性格不好,内向,出去做营生也不会讲话,教孩子还可以。”质朴的话语,跳出了一个个让人心酸的音符,感叹世事无常,人生无奈。还好在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适合自己就是对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当教师。没有好高骛远,没有三心二意,没有得过且过,一干就是20年。而且耐住了许许多多无人夜晚的寂寞!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能够忍受的,能忍受得了的都是不平凡的人。所以造就了他沉默和内向的性格。现在反观有的人,职位高了,待遇好了,做事没担当,对工作推三阻四,认为自己的工作多了;讲条件的有,撂担子的有,敷衍塞责的有,朝三暮四,忙于跳槽……没有清楚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我们要学习他对待教育的情怀--平凡中幸福。“孩子学得认真,我就有成就感,学得越好我越高兴……我已经教过500多个学生了,有走出大山考上大学的,有的还回来看我,高兴得很。娃娃们在我这读书认字,大人们也尊敬我,回到老家,也没人小瞧我,受尊敬。”一个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谢,条件再艰苦,工作再累,心中都充满了自己满满幸福,充满着骄傲与自豪。而李永年就是这样的人。他热爱教育,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播种未来,改变着身边的人,期待孩子们走出大山,用学到的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凭着他的这份赤子之心,坚持教育的情怀,收获着平凡中的幸福。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当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本心,坚持自己的教育情怀,终有一天,会收获自己的职业幸福,在平凡中出彩!(文/尧坝镇 王中贵)
2019-04-22 11:07:48
4月19日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李永年老师:“把书教好,把欠钱还了,把娃娃供出来。人生的事儿,要一样一样来。能做到这几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其他啥规划了。我喜欢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电影、人物传记什么的,现在中心小学有无线网络,我很满足了。”一个在青海东部山沟沟里代课20年的乡村教师--李永年,用20年时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坚守。
没有出彩的业绩,没有英雄的壮举,没有惊人的事业,就连言语也不华丽,一介布衣,生活得如此清贫拮据,唯一拿得出手的身份是一名老师,假期还要出去搬砖的代课教师!后悔吗?不!他不后悔,他找到了与教育的缘分!他很满足,一坚持就是20年!他很自豪,让一个个孩子不辍学,听他的话学知识改变命运!如此平凡人生,却让世人感到坚持也活得精彩。剖开李永所的生活轨迹,我们应当对他的生活态度,对职业的认同感,对教育的情怀点赞!
我们应当学习他对生活的态度--坚持中满足。面对处于生存环境艰苦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卡力岗山,连手机信号也没有履盖,李永年没有屈服,哀叹命运的不公,在教学时点上一杯咸涩的熬茶,一堆土豆,十多个玩童,在牛粪的泥土味道中,孜孜不倦地播种着高原希望!“2012年乐都老家那边选村支书,我是党员,又是当老师的,他们都想选我,我当时动心了。拉盖这边的村民知道了,开始轮流给我扛面,说以后你吃的面我们轮流出,你走了学校就没老师了……就这么我就留下来了。”工资微薄,条件艰苦,面对“当官”改行的诱惑,被拉盖村民的面粉“收买”留了下来,这是他对教育的坚持。学校的照顾,每期1000多元的教学经费由他支出,吃饭不收他的伙食费,年以他满足了!同学借钱给他为女儿缴学费,很重同学情谊,没有看不起他,所以他满足了!县上照顾他老婆当环卫工人,所以他满足了……其实他的要求不高,真的不高!但他为什么这么容易满足呢?这就是源于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不过多地追求安逸享受;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人生价值的实现!
我们要学习他对职业的认识同感--平凡中的适合。“我也去打过工挣钱,我不是那块料,……上学把眼睛熬坏了,就教书还行,凑近点看就是了。可能我命里注定就是教书,和教育有缘分,也习惯了。我性格不好,内向,出去做营生也不会讲话,教孩子还可以。”质朴的话语,跳出了一个个让人心酸的音符,感叹世事无常,人生无奈。还好在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适合自己就是对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当教师。没有好高骛远,没有三心二意,没有得过且过,一干就是20年。而且耐住了许许多多无人夜晚的寂寞!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能够忍受的,能忍受得了的都是不平凡的人。所以造就了他沉默和内向的性格。现在反观有的人,职位高了,待遇好了,做事没担当,对工作推三阻四,认为自己的工作多了;讲条件的有,撂担子的有,敷衍塞责的有,朝三暮四,忙于跳槽……没有清楚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我们要学习他对待教育的情怀--平凡中幸福。“孩子学得认真,我就有成就感,学得越好我越高兴……我已经教过500多个学生了,有走出大山考上大学的,有的还回来看我,高兴得很。娃娃们在我这读书认字,大人们也尊敬我,回到老家,也没人小瞧我,受尊敬。”一个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谢,条件再艰苦,工作再累,心中都充满了自己满满幸福,充满着骄傲与自豪。而李永年就是这样的人。他热爱教育,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播种未来,改变着身边的人,期待孩子们走出大山,用学到的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凭着他的这份赤子之心,坚持教育的情怀,收获着平凡中的幸福。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当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本心,坚持自己的教育情怀,终有一天,会收获自己的职业幸福,在平凡中出彩!(文/尧坝镇 王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