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
2018-05-11 15:48:09
近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香港《紫荆》杂志5月刊发表题为《大灾更显同胞大爱 紫荆盛开巴蜀大地——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之际》的署名文章,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香港社会各界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无私援助和巨大支持,介绍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有关情况。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如同很难相信当年的灾后惨痛一样,我们也深深感慨“5?12”汶川特大地震竟已过去10年。而这十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以及国际友人支持帮助下,全省人民艰苦努力,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
我们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启动国家救灾一级响应,组织各方力量和资源投入灾区,最大限度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夺取了抢险救援、过渡安置的重大胜利。
我们不能忘记,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支持重建的重大部署,明确“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援建机制。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大力支持;香港方面对灾区援助资金100亿港元,援建重大项目190个。全省上下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三年基本恢复”的重建目标,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
我们欣喜地看到,灾后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满怀信心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汶川地震灾区全面进入发展提升和同步小康时期。
我们欣喜地看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已经变为美好现实。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7年39个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为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震前的2.8倍和3.7倍;四川砥砺奋进、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总量迅速上升,发展机遇也越来越多。
十年来,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这不能不说是灾区人民的因祸得福,是党和祖国人民给予灾区的一种特别关爱和补偿。我们因此而深感欣慰,满怀感激,满怀斗志。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不乏“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政要员和慷慨义士。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干部、人民时时处处血肉相联,鱼水情深。他们担当,他们勇毅,他们忠诚,他们奋进!如此,则没有困难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各尽所能,各尽其心。”“中国加油!”——汶川地震后,这是万千群众发出的呼声!中国人民基因里的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充满了力量!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正是四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走向新时期、新长征,取得发展和胜利的伟大旗帜和保证!
(作者:彩云生)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
2018-05-11 15:48:09
近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香港《紫荆》杂志5月刊发表题为《大灾更显同胞大爱 紫荆盛开巴蜀大地——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之际》的署名文章,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香港社会各界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无私援助和巨大支持,介绍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有关情况。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如同很难相信当年的灾后惨痛一样,我们也深深感慨“5?12”汶川特大地震竟已过去10年。而这十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以及国际友人支持帮助下,全省人民艰苦努力,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
我们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启动国家救灾一级响应,组织各方力量和资源投入灾区,最大限度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夺取了抢险救援、过渡安置的重大胜利。
我们不能忘记,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支持重建的重大部署,明确“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援建机制。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大力支持;香港方面对灾区援助资金100亿港元,援建重大项目190个。全省上下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三年基本恢复”的重建目标,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
我们欣喜地看到,灾后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满怀信心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汶川地震灾区全面进入发展提升和同步小康时期。
我们欣喜地看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已经变为美好现实。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7年39个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为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震前的2.8倍和3.7倍;四川砥砺奋进、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总量迅速上升,发展机遇也越来越多。
十年来,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这不能不说是灾区人民的因祸得福,是党和祖国人民给予灾区的一种特别关爱和补偿。我们因此而深感欣慰,满怀感激,满怀斗志。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不乏“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政要员和慷慨义士。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干部、人民时时处处血肉相联,鱼水情深。他们担当,他们勇毅,他们忠诚,他们奋进!如此,则没有困难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各尽所能,各尽其心。”“中国加油!”——汶川地震后,这是万千群众发出的呼声!中国人民基因里的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充满了力量!
患难见真情,共建铸同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正是四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走向新时期、新长征,取得发展和胜利的伟大旗帜和保证!
(作者: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