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养“廉”拒“腐”

    2018-05-23 15:17:37

    近日,区纪委监委派驻区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区住建局、区旅游局、区人防办和陕州地坑院景区管理处的党员干部,到三门峡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05-22《网易新闻》 )

    笔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如何增强党员干部廉洁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感触颇多。“腐败猛于虎”,教训深刻,需养“廉”拒“腐”,引以为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居安思危”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尤其作为领导干部,面对职位升迁,更应心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清醒认识更高的职务、更大的权力带来的是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告诫自已,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时时刻刻绷紧“拒腐蚀,永不沾”这根弦,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练好应对新挑战的“内功”,在“危”中奋发,在“危”中慎独,并将心中之“危”转化为行动之“力”。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无欲则刚”作为一种习惯养成。诚然,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更需看到,人之为人,不是一个“欲望的洞窟”。“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让理智战胜贪欲,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更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一个人终日沉迷于欲望之中时,道德、理想、人格、尊严等生命中宝贵的东西,都会被无情地抛弃。这样的人生即使收获得物资再多,生命的意义也会黯然失色,腐败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会“覆水难收”。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把“懂得敬畏”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心存敬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更有意义地活着的一种明智选择,是一个人在世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受人尊敬的一件法宝,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优秀品德、严正态度和为官智慧。普通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更多的只是涉及到道德的问题,但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要是没有底线、失守底线,就会损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最终走上歧路,滑向深渊。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做人做事上要知敬畏、有敬畏,要善于用敬畏之心守住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底线。
    “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把“防微杜渐”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尤其作为领导干部更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切不可“因腐小而为之”,也不可“因廉小而不为”。“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把“交往适度”作为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交往”,不是在一起吃喝玩乐,而是平平淡淡、持久绵长;这种“适度”,是追求的一种互相的合作欣赏和进步,能防范别有用心的“围猎”;这种“交往适度”,能保持航线正确,张弛有度,保持适度的距离、边界,杜绝迷失方向后“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万劫不复。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感觉起来像水一样平淡,却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一起奋斗的积极进取。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把“心态平和”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心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进与退、荣与辱、得与失,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时刻保持平常心,调整自己的心态,防止“心态失衡”,导致“世界扭曲”、“行动失控”;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亲人的关怀、同事的关心、社会的关注,感恩自已身逢其时,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用自已的聪明才智、辛勤付出、骄人业绩来回报这个时代。
    ( 孙俊瑶  马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养“廉”拒“腐”

    2018-05-23 15:17:37

    近日,区纪委监委派驻区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区住建局、区旅游局、区人防办和陕州地坑院景区管理处的党员干部,到三门峡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05-22《网易新闻》 )

    笔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如何增强党员干部廉洁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感触颇多。“腐败猛于虎”,教训深刻,需养“廉”拒“腐”,引以为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居安思危”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尤其作为领导干部,面对职位升迁,更应心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清醒认识更高的职务、更大的权力带来的是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告诫自已,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时时刻刻绷紧“拒腐蚀,永不沾”这根弦,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练好应对新挑战的“内功”,在“危”中奋发,在“危”中慎独,并将心中之“危”转化为行动之“力”。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无欲则刚”作为一种习惯养成。诚然,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更需看到,人之为人,不是一个“欲望的洞窟”。“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让理智战胜贪欲,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更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一个人终日沉迷于欲望之中时,道德、理想、人格、尊严等生命中宝贵的东西,都会被无情地抛弃。这样的人生即使收获得物资再多,生命的意义也会黯然失色,腐败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会“覆水难收”。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把“懂得敬畏”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心存敬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更有意义地活着的一种明智选择,是一个人在世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受人尊敬的一件法宝,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优秀品德、严正态度和为官智慧。普通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更多的只是涉及到道德的问题,但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要是没有底线、失守底线,就会损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最终走上歧路,滑向深渊。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做人做事上要知敬畏、有敬畏,要善于用敬畏之心守住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底线。
    “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把“防微杜渐”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尤其作为领导干部更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切不可“因腐小而为之”,也不可“因廉小而不为”。“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把“交往适度”作为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交往”,不是在一起吃喝玩乐,而是平平淡淡、持久绵长;这种“适度”,是追求的一种互相的合作欣赏和进步,能防范别有用心的“围猎”;这种“交往适度”,能保持航线正确,张弛有度,保持适度的距离、边界,杜绝迷失方向后“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万劫不复。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感觉起来像水一样平淡,却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一起奋斗的积极进取。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把“心态平和”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心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进与退、荣与辱、得与失,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时刻保持平常心,调整自己的心态,防止“心态失衡”,导致“世界扭曲”、“行动失控”;只有做到了心态平和,才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亲人的关怀、同事的关心、社会的关注,感恩自已身逢其时,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用自已的聪明才智、辛勤付出、骄人业绩来回报这个时代。
    ( 孙俊瑶  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