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当以“意识振兴”为先

    2018-05-21 17:09:1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其主要目标任务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
    一场声势浩大的振兴之战向乡村席卷而来。对于乡镇,全国最基层一级政府,如何将国家的方针落到实际中、化在行动里、显在成效上,是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土地,也没注入新的农民。乡村“山水依旧”,农民“伊人如故”,这就是振兴乡村的物质条件,这个物质条件决定乡村振兴是结构性的振兴、战略性的振兴。以“意识振兴”先行,用振兴的意识,通过实践改造乡村、变革乡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20字方针目标任务。
    一是核心意识。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不能走传统单打独斗的老路。农业生产要优质、绿色、安全,要把握经济规律、把控市场风险。乡村建设要走生态修复、健康宜居、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规划要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需要基层党组织发展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的优势,凝聚思想、形成共识,合力抓村级经济建设。农民要树立起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意识”。
    二是经营意识。民以食为天,农村亘古不变的道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商品经济已经济形成。“好山好水”已不仅仅是农民“吃”的依靠,而且是农民“富”的依靠。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是温饱,而是富民,新时代农民要思考的不是家乡的“山”和“水”变出什么食物,而是要思考怎么把农业农村这个“商品”管理好、经营好,通过市场变现,成为致富的资产。
    三是创新意识。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从制度设计上看,农村发展离不开改革,制度层面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从执行上看,每一次制度的创新,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机制,乡村发展方式和农民增收模式都需要作相应调整。从经济规律上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营销技术,还是管理模式创新,都要跟上时代的脉博、回应社会的需求,才能持续发展。乡村要振兴,需要研究政策、研究市场、研究农村,要持续创新,才有发展的不竭动力。
    虎头镇 唐宇锋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当以“意识振兴”为先

    2018-05-21 17:09:1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其主要目标任务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
    一场声势浩大的振兴之战向乡村席卷而来。对于乡镇,全国最基层一级政府,如何将国家的方针落到实际中、化在行动里、显在成效上,是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土地,也没注入新的农民。乡村“山水依旧”,农民“伊人如故”,这就是振兴乡村的物质条件,这个物质条件决定乡村振兴是结构性的振兴、战略性的振兴。以“意识振兴”先行,用振兴的意识,通过实践改造乡村、变革乡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20字方针目标任务。
    一是核心意识。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不能走传统单打独斗的老路。农业生产要优质、绿色、安全,要把握经济规律、把控市场风险。乡村建设要走生态修复、健康宜居、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规划要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需要基层党组织发展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的优势,凝聚思想、形成共识,合力抓村级经济建设。农民要树立起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意识”。
    二是经营意识。民以食为天,农村亘古不变的道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商品经济已经济形成。“好山好水”已不仅仅是农民“吃”的依靠,而且是农民“富”的依靠。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是温饱,而是富民,新时代农民要思考的不是家乡的“山”和“水”变出什么食物,而是要思考怎么把农业农村这个“商品”管理好、经营好,通过市场变现,成为致富的资产。
    三是创新意识。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从制度设计上看,农村发展离不开改革,制度层面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从执行上看,每一次制度的创新,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机制,乡村发展方式和农民增收模式都需要作相应调整。从经济规律上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营销技术,还是管理模式创新,都要跟上时代的脉博、回应社会的需求,才能持续发展。乡村要振兴,需要研究政策、研究市场、研究农村,要持续创新,才有发展的不竭动力。
    虎头镇 唐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