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17:36:36
胸怀激烈小康梦,苗乡侗寨话传奇。近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全力以赴投身基层生产一线,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推动产业活起来,群众富起来。
为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助攻”作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要求,积极投身基层生产一线,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发挥作用,让产业活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的战场在哪里?不是在办公室,也不是在大会、小会上夸夸其谈,而是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每天穿着布胶鞋,背着挎包,奔走在田埂上,现场指导果农剪枝修干,同时传授去除虫害、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知识。通过下村走门串户,现场指导和培训,农业技术咨询,与群众促膝谈心,及时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困难。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重点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得到种植户的一致称赞。
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此次送科技下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当地农民群众提高致富技能。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这应该是新时期农业专家人才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如果他们不深入农村,只是在办公室指手画脚,纸上谈兵,那就是脱离了实际,不仅体察不到民情,也无法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田间地头是农民进行生产劳动与生活的场所,庄稼长得如何、收成怎样时刻牵挂在农民的心里。只有这些农业专家人为群众想之所想,急之所急,盼之所盼,时刻与群众保持同频共振,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切实践行服务意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心。
农业专家人才,只有心里想着老百姓,才能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只有真正走进百姓家,走到田间地头,走入工作一线,感知百姓冷暖,为群众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服务基层群众当着主阵地,才能充分发挥专家们的专业技术特长。一批批农业专家人才深入每家每户,深入田间地头,给群众送上致富经,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为群众脱贫摘帽的信心、决心和力量。(福宝镇 冯建华)
2020-06-16 17:36:36
胸怀激烈小康梦,苗乡侗寨话传奇。近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全力以赴投身基层生产一线,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推动产业活起来,群众富起来。
为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助攻”作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要求,积极投身基层生产一线,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发挥作用,让产业活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的战场在哪里?不是在办公室,也不是在大会、小会上夸夸其谈,而是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每天穿着布胶鞋,背着挎包,奔走在田埂上,现场指导果农剪枝修干,同时传授去除虫害、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知识。通过下村走门串户,现场指导和培训,农业技术咨询,与群众促膝谈心,及时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困难。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重点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得到种植户的一致称赞。
2243名农业专家人才,此次送科技下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当地农民群众提高致富技能。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这应该是新时期农业专家人才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如果他们不深入农村,只是在办公室指手画脚,纸上谈兵,那就是脱离了实际,不仅体察不到民情,也无法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田间地头是农民进行生产劳动与生活的场所,庄稼长得如何、收成怎样时刻牵挂在农民的心里。只有这些农业专家人为群众想之所想,急之所急,盼之所盼,时刻与群众保持同频共振,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切实践行服务意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心。
农业专家人才,只有心里想着老百姓,才能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只有真正走进百姓家,走到田间地头,走入工作一线,感知百姓冷暖,为群众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服务基层群众当着主阵地,才能充分发挥专家们的专业技术特长。一批批农业专家人才深入每家每户,深入田间地头,给群众送上致富经,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为群众脱贫摘帽的信心、决心和力量。(福宝镇 冯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