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让民法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0-06-12 16:34:03

    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表决通过。近日,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民法典涵盖一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生活,所以,也有人称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疑是这届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离婚冷静期、肖像权立法、禁止高利贷、禁止高空抛物……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来自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昌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真实写照。民法典由民法总则和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吸收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民法典。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共同发力。各级政府应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保护公民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对于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和人员应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民法典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应该深入开展民法典普及宣传工作,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民法典,正确运用民法典,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在人民调解和商事仲裁活动中,律师运用对法律的理解和执业经验,从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帮助当事人对争议事项进行权衡比较、慎重抉择,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民事案件诉讼活动中,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从专业角度提出证据材料和意见,准确运用法律,实现对民法典所明确的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充分保护和有效救济。因此,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大国治理,机杼万端,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以法治为蓝图,神州大地必将描绘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黄艳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让民法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0-06-12 16:34:03

    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表决通过。近日,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民法典涵盖一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生活,所以,也有人称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疑是这届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离婚冷静期、肖像权立法、禁止高利贷、禁止高空抛物……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来自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昌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真实写照。民法典由民法总则和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吸收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民法典。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共同发力。各级政府应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保护公民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对于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和人员应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民法典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应该深入开展民法典普及宣传工作,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民法典,正确运用民法典,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在人民调解和商事仲裁活动中,律师运用对法律的理解和执业经验,从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帮助当事人对争议事项进行权衡比较、慎重抉择,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民事案件诉讼活动中,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从专业角度提出证据材料和意见,准确运用法律,实现对民法典所明确的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充分保护和有效救济。因此,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大国治理,机杼万端,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以法治为蓝图,神州大地必将描绘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