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6:09:48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了。数字背后,不仅是堆积如山的食物,对传统文化的背弃,更是对粮食安全的侵蚀。
看着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的数据后,我们要认清一个现状,今年,虽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涝灾害,夏粮仍获丰收,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但是我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却需要养活全球20%的人口!
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出现饥荒,但不意味着就不必再克勤克俭了,但不意味着就有条件浪费了!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快于产量的提高。正因如此,袁隆平院士曾经痛斥某些食物浪费现象:“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粮食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真是要不得!”
前些年,公款吃喝大行其道,引起人民群众极大反感,其中固然有权力任性的因素,实则是对艰苦朴素的背弃,更是理想信念的丧失。虽然近些年吃喝有所收敛,但当我们享用每一顿看似“理所应当”的饭菜时,不妨想想应当追求怎样的品格和作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早已将粮食的来之不易解释得淋漓尽致,但是现在还是有人趁口腹之欲,随意扔掉饭菜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照射出的不仅是生活习惯,更是做人的品格。就现实而言,“吃”这件事被很多人异化为摆阔挣面,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不少人在杯羹狼藉之时心安理得、无所顾忌。
饮食风尚、生活习惯看似是小事,却和每个人密切相关,党员干部当带头践行厉行节约,发挥先锋模范,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发生转变,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白沙镇 曾邦琴)
2020-09-25 16:09:48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了。数字背后,不仅是堆积如山的食物,对传统文化的背弃,更是对粮食安全的侵蚀。
看着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的数据后,我们要认清一个现状,今年,虽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涝灾害,夏粮仍获丰收,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但是我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却需要养活全球20%的人口!
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出现饥荒,但不意味着就不必再克勤克俭了,但不意味着就有条件浪费了!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快于产量的提高。正因如此,袁隆平院士曾经痛斥某些食物浪费现象:“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粮食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真是要不得!”
前些年,公款吃喝大行其道,引起人民群众极大反感,其中固然有权力任性的因素,实则是对艰苦朴素的背弃,更是理想信念的丧失。虽然近些年吃喝有所收敛,但当我们享用每一顿看似“理所应当”的饭菜时,不妨想想应当追求怎样的品格和作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早已将粮食的来之不易解释得淋漓尽致,但是现在还是有人趁口腹之欲,随意扔掉饭菜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照射出的不仅是生活习惯,更是做人的品格。就现实而言,“吃”这件事被很多人异化为摆阔挣面,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不少人在杯羹狼藉之时心安理得、无所顾忌。
饮食风尚、生活习惯看似是小事,却和每个人密切相关,党员干部当带头践行厉行节约,发挥先锋模范,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发生转变,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白沙镇 曾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