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持实干,树立第一书记好样子

    2020-09-25 16:05:20

    在四川大凉山的日哈乡,扶贫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冲锋阶段,日哈乡甲补洼村村里56户贫困户也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而在这里还有一位脱贫干部仍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不断巩固着脱贫成果。

      英雄不问出处,重燃年轻时的激情。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岁的年纪,干了近20年教师的张鸿文没有半丝迷惑,当看见选拔优秀教师赴凉山州扶贫的通知后,他的内心前进的号角便吹响了。张鸿文回忆,早在2009年9月-2010年7月,他曾经以温江区支教教师的身份远赴甘孜州稻城县支教一年。与山川共眠,与雪域同在的日子里,这里的人和风景在他的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此,在2018年端午节,当再一次召唤摆在他面前时,张鸿文重新燃起了年轻时的那份激情,在和家人商量过后,于2018年7月赴凉山州昭觉县日哈乡日哈村担任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

      发展致富带头人,人才兴,乡村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鸿文说,自己一直希望,开创出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留下一份能够长期受益的财富。为此,他积极发展致富带头人,让村里的年轻人承接工程。从3月起,村里致富带头人勒尔呷且带领了村民完成了金阳县岩头村微田园改造工程、日哈乡土地增减挂钩房屋修建工程、日哈乡拉且哪打村水库加固工程等;此外,他带领返乡青年建养殖场,用电商的手段助力村子脱贫。

      带领返乡青年,建养殖场用电商助力脱贫。有一位叫做勒尔呷且的返乡青年男子,三十出头,特别热心村里事务,关心村子发展,也有创业的激情。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发现村里天然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饲养土鸡。张鸿文立即联系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市场评估后,该局与勒尔呷且达成养殖协议,提供了300只鸡苗。同时,张鸿文沟通了村里的两户人家,促成和勒尔呷且的合作,把他们自己家的100多只鸡苗一起送进养殖场。不仅如此,养殖场的成立、篱笆手艺的应用,再加上村里种植的土豆、荞麦、燕麦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让张鸿文看到了脱贫的新思路,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土货出山、农产品上行。为此,张鸿文紧急联系上了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高中同学,讨教如何通过电商把村里的好货卖出去。被张鸿文的真挚打动,这位原本日常工作繁忙的同学,拉上公司其他同事,一起为他筹备村级网店。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需要广大扶贫干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把扶真贫、真扶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干担当,赢得人民群众的真笑容。

      作者:合江县凤鸣镇 陈玮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持实干,树立第一书记好样子

    2020-09-25 16:05:20

    在四川大凉山的日哈乡,扶贫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冲锋阶段,日哈乡甲补洼村村里56户贫困户也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而在这里还有一位脱贫干部仍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不断巩固着脱贫成果。

      英雄不问出处,重燃年轻时的激情。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岁的年纪,干了近20年教师的张鸿文没有半丝迷惑,当看见选拔优秀教师赴凉山州扶贫的通知后,他的内心前进的号角便吹响了。张鸿文回忆,早在2009年9月-2010年7月,他曾经以温江区支教教师的身份远赴甘孜州稻城县支教一年。与山川共眠,与雪域同在的日子里,这里的人和风景在他的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此,在2018年端午节,当再一次召唤摆在他面前时,张鸿文重新燃起了年轻时的那份激情,在和家人商量过后,于2018年7月赴凉山州昭觉县日哈乡日哈村担任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

      发展致富带头人,人才兴,乡村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鸿文说,自己一直希望,开创出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留下一份能够长期受益的财富。为此,他积极发展致富带头人,让村里的年轻人承接工程。从3月起,村里致富带头人勒尔呷且带领了村民完成了金阳县岩头村微田园改造工程、日哈乡土地增减挂钩房屋修建工程、日哈乡拉且哪打村水库加固工程等;此外,他带领返乡青年建养殖场,用电商的手段助力村子脱贫。

      带领返乡青年,建养殖场用电商助力脱贫。有一位叫做勒尔呷且的返乡青年男子,三十出头,特别热心村里事务,关心村子发展,也有创业的激情。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发现村里天然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饲养土鸡。张鸿文立即联系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市场评估后,该局与勒尔呷且达成养殖协议,提供了300只鸡苗。同时,张鸿文沟通了村里的两户人家,促成和勒尔呷且的合作,把他们自己家的100多只鸡苗一起送进养殖场。不仅如此,养殖场的成立、篱笆手艺的应用,再加上村里种植的土豆、荞麦、燕麦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让张鸿文看到了脱贫的新思路,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土货出山、农产品上行。为此,张鸿文紧急联系上了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高中同学,讨教如何通过电商把村里的好货卖出去。被张鸿文的真挚打动,这位原本日常工作繁忙的同学,拉上公司其他同事,一起为他筹备村级网店。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需要广大扶贫干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把扶真贫、真扶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干担当,赢得人民群众的真笑容。

      作者:合江县凤鸣镇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