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学成归来,助力乡村发展

    2020-09-24 16:42:25

    31岁的方红作为农村创业青年代表,发起创立县青年创业者协会;24岁的付启胜曾坚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如今作为高湾村最年轻的党员,对学弟学妹们宣讲“抓住回乡的最好时机”。

      随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对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乡大学生数量呈增多趋势。他们是“逆行”者,跳出“农门”又学成归乡;他们是“80后”“90后”,用新知掀起山乡之变新潮流;他们是新时代接力者,扎根最基层,奋战脱贫攻坚,接棒乡村振兴。田野因青春的力量更增希望,青春因大地的深沉更添厚重。

      跳出农门,走出大山,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与劳累,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去工作、生活,曾经是很多农村学子特别是贫困山区学子的向往和梦想。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这种朴素梦想的追求,给了他们更强的学习动力。然而,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当他们学有所成之后,甚至于在城市里谋得一份待遇不错的舒适工作之后,却又毅然选择了回到农村,回到山区,回到家乡,并且扎下根来,成为一群特殊的“城归族”,开启别样的追求、别样的青春和别样的人生。

      从城市回到农村,是梦想变了、追求变了么?那些活跃在大别山区的“城归”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和信任,赢得了社会的点赞和尊敬,恰恰是因为他们理想没变、初心没改,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深植于内心的家国情怀,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之际,原本都被不少大城市的单位看中,并且已经收到入职涵,可他们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城归”,用新知识、新思维、新平台和勤勉努力、发奋苦干,为山区乡村带来了新生机、谋得了新发展。他们不满足于个人生活的改变,而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整个家乡告别贫穷落后的面貌,回报父老乡亲们的哺育与培养,这样的“乡愁”情结,这样的家国情愫,委实难能可贵。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大学生“城归族”不仅在山区地方出现的越来越多,而且在全国各地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他们有信念、有梦想,扎根于农村基层广阔天地,勇于奋斗、乐于奉献,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贡献,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韶华。

      作者:合江县凤鸣镇 陈玮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学成归来,助力乡村发展

    2020-09-24 16:42:25

    31岁的方红作为农村创业青年代表,发起创立县青年创业者协会;24岁的付启胜曾坚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如今作为高湾村最年轻的党员,对学弟学妹们宣讲“抓住回乡的最好时机”。

      随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对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乡大学生数量呈增多趋势。他们是“逆行”者,跳出“农门”又学成归乡;他们是“80后”“90后”,用新知掀起山乡之变新潮流;他们是新时代接力者,扎根最基层,奋战脱贫攻坚,接棒乡村振兴。田野因青春的力量更增希望,青春因大地的深沉更添厚重。

      跳出农门,走出大山,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与劳累,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去工作、生活,曾经是很多农村学子特别是贫困山区学子的向往和梦想。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这种朴素梦想的追求,给了他们更强的学习动力。然而,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当他们学有所成之后,甚至于在城市里谋得一份待遇不错的舒适工作之后,却又毅然选择了回到农村,回到山区,回到家乡,并且扎下根来,成为一群特殊的“城归族”,开启别样的追求、别样的青春和别样的人生。

      从城市回到农村,是梦想变了、追求变了么?那些活跃在大别山区的“城归”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和信任,赢得了社会的点赞和尊敬,恰恰是因为他们理想没变、初心没改,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深植于内心的家国情怀,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之际,原本都被不少大城市的单位看中,并且已经收到入职涵,可他们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城归”,用新知识、新思维、新平台和勤勉努力、发奋苦干,为山区乡村带来了新生机、谋得了新发展。他们不满足于个人生活的改变,而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整个家乡告别贫穷落后的面貌,回报父老乡亲们的哺育与培养,这样的“乡愁”情结,这样的家国情愫,委实难能可贵。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大学生“城归族”不仅在山区地方出现的越来越多,而且在全国各地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他们有信念、有梦想,扎根于农村基层广阔天地,勇于奋斗、乐于奉献,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贡献,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韶华。

      作者:合江县凤鸣镇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