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积极行动,紧绷勤俭节约这根弦

    2020-09-23 20:44:21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日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健全长效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全国公共机构节约粮食工作,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公共机构、宾馆及机关食堂等层面,出台政策文件、制定具体举措、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持续有力纠治和防止“舌尖上的浪费”。

      完善制度建设,把节约粮食作为各大评价的标准,让大家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组织编制《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将节约粮食相关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作出部署,提出明确具体、切实管用的政策要求,落实落细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节约粮食;及时修订《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突出节约粮食工作在评价参考标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监督考核。

      明确工作要求,将节约粮食列入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重点专项工作。在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能效领跑者遴选等工作中,强化“开展节约粮食工作”的创建要求,严格把控创建结果;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到公共机构节能年度考核范围,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适度曝光典型案例以及推动工作不力的单位。

      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公共机构重点抓好所属食堂、接待宾馆的用餐节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绿色食堂建设标准,要求改进餐饮服务方式,做到按用餐人数配餐,供应小份菜、半份菜,在醒目位置张贴摆放宣传标识,鼓励按需、少量、多次取餐,持续开展光盘行动,主动引导科学消费、文明用餐。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大新闻报社的宣传播出,让群众能够更好的了解节约二字。将节约粮食作为公共机构节约资源的日常宣传工作重点,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节约粮食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作者:合江县中学  梁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积极行动,紧绷勤俭节约这根弦

    2020-09-23 20:44:21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日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健全长效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全国公共机构节约粮食工作,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公共机构、宾馆及机关食堂等层面,出台政策文件、制定具体举措、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持续有力纠治和防止“舌尖上的浪费”。

      完善制度建设,把节约粮食作为各大评价的标准,让大家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组织编制《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将节约粮食相关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作出部署,提出明确具体、切实管用的政策要求,落实落细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节约粮食;及时修订《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突出节约粮食工作在评价参考标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监督考核。

      明确工作要求,将节约粮食列入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重点专项工作。在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能效领跑者遴选等工作中,强化“开展节约粮食工作”的创建要求,严格把控创建结果;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到公共机构节能年度考核范围,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适度曝光典型案例以及推动工作不力的单位。

      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公共机构重点抓好所属食堂、接待宾馆的用餐节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绿色食堂建设标准,要求改进餐饮服务方式,做到按用餐人数配餐,供应小份菜、半份菜,在醒目位置张贴摆放宣传标识,鼓励按需、少量、多次取餐,持续开展光盘行动,主动引导科学消费、文明用餐。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大新闻报社的宣传播出,让群众能够更好的了解节约二字。将节约粮食作为公共机构节约资源的日常宣传工作重点,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节约粮食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作者:合江县中学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