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组工干部的金秋硕果

    2020-09-17 15:08:08

    长夏逝去,凉秋悄来,告别了八月的酷暑炎热,我们终于迎来了九月的天高气爽。面对秋天,不同人有不同的心态,有些人看着绵绵秋雨、片片残荷唏嘘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些人则欣赏着硕果累累、丹桂飘香感叹着“我言秋日胜春朝”,组工干部的秋天无外乎一朵傲然独立的陶菊、一片丹心向阳的红叶、一捧金黄饱满的稻谷,看似简单却意味悠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组工干部要有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磨砺意志品质、激发昂扬斗志。要始终发扬斗争精神,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气魄,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做到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要多啃一啃“硬骨头”,在昂扬的锐气中锤炼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

      同时,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这个收获的季节变得更加充实。我们国家从成立之初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不断学习和创新理论知识。而组工干部,要想做好工作,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学习与思考,要在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给自己充电蓄能,在工作中要重视理论指导、勇于理论创新,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为民担当尽责,让这个秋天更幸福。为民担当尽责,不止是一句口号,还要落在脚跟上,不能忘记自己在宣誓入党时许下的坚定誓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我,以敬业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为民服务。时代楷模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落后家乡,投身于家乡建设中去,她不辞辛劳走村入户,访遍全村190余个贫困户,只为了解各家情况,为他们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脱贫方向,让当地民众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她的一生虽短暂,却壮美,她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的精神,在这个秋天,铭刻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发挥政策效用,让这个秋天更有盼头。广大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综合本领,不怕苦、不怕难。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贯彻好政策,还要根据地方实际灵活变通,惠及更多群众,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的作用,让民众收获实际效益,改善民众生活,让民众真正看到奔康的希望,让老百姓生活更有盼头。

      作者:合江县天立学校   千娓妮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组工干部的金秋硕果

    2020-09-17 15:08:08

    长夏逝去,凉秋悄来,告别了八月的酷暑炎热,我们终于迎来了九月的天高气爽。面对秋天,不同人有不同的心态,有些人看着绵绵秋雨、片片残荷唏嘘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些人则欣赏着硕果累累、丹桂飘香感叹着“我言秋日胜春朝”,组工干部的秋天无外乎一朵傲然独立的陶菊、一片丹心向阳的红叶、一捧金黄饱满的稻谷,看似简单却意味悠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组工干部要有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磨砺意志品质、激发昂扬斗志。要始终发扬斗争精神,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气魄,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做到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要多啃一啃“硬骨头”,在昂扬的锐气中锤炼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

      同时,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这个收获的季节变得更加充实。我们国家从成立之初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不断学习和创新理论知识。而组工干部,要想做好工作,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学习与思考,要在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给自己充电蓄能,在工作中要重视理论指导、勇于理论创新,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为民担当尽责,让这个秋天更幸福。为民担当尽责,不止是一句口号,还要落在脚跟上,不能忘记自己在宣誓入党时许下的坚定誓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我,以敬业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为民服务。时代楷模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落后家乡,投身于家乡建设中去,她不辞辛劳走村入户,访遍全村190余个贫困户,只为了解各家情况,为他们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脱贫方向,让当地民众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她的一生虽短暂,却壮美,她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的精神,在这个秋天,铭刻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发挥政策效用,让这个秋天更有盼头。广大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综合本领,不怕苦、不怕难。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贯彻好政策,还要根据地方实际灵活变通,惠及更多群众,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的作用,让民众收获实际效益,改善民众生活,让民众真正看到奔康的希望,让老百姓生活更有盼头。

      作者:合江县天立学校   千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