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22:04:41 来源:西部经济网
今年7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仅用25天就完成全市首个生猪养殖智能精准监测试点建设,这也是全省首批开展生猪养殖数智化监管试点的地区之一。如今,辖区14家生猪规模场已全部上线这套智能系统,AI“慧眼”实现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智慧监测,让生猪管理真正做到“看得见、数得准、能估重”,为全市生猪产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旌阳经验”。

11月13日,在柏隆镇郑大家庭农场,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与平台运维技术人员现场对接,计划升级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管理平台。新功能将依托生猪数量、均重、总估重核心数据开发,进一步提升监管实用性与效率。
这套智慧监管平台的核心支撑,是遍布各养殖场的智能监测设备。据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监管运维技术人员王淼介绍,他们在每个养殖场的进出口、出猪口和栏位口都安装了带有AI技术的高清智能摄像头。这些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精准追踪猪的动态,自动统计数量,无需人工逐栏清点。
这双AI“慧眼”不仅会精准计数,还能捕捉每头猪的体温变化,实时上传平台,提前预警疫病风险。科技赋能让养殖户直接受益。
“以前养猪,盘点和疫病防控是最头疼的问题。现在系统能提前预知生猪的异常,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养殖效益。”柏隆镇鲁巧燕家庭农场负责人鲁巧燕感慨道。

这套系统的快速落地得益于“旌阳速度”。今年7月,旌阳区整合多部门资源,定制“一户一策两表”差异化方案,从猪场摸排、设备采购到安装调试,仅25天完成试点建设。
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李颖说:“这个智能摄像头就像‘电子管家’,让监测更准确、更快速。”

目前,全区14家生猪养殖场都已配备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管理平台,屏幕上分屏显示着各栏位动态,系统自动生成存栏量统计表、增重趋势图,手机一点,全场情况尽在掌握,省时又精准。
“以前每月盘点,工人要忙一整天,还容易出错。现在系统自动汇总,准确率达到99%以上,全程情况清清楚楚。”柏隆镇郑大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志廷说。
此外,旌阳区还将监管延伸到餐桌安全,打通养殖、屠宰和检疫数据链,为每头猪配上“数据身份证”,实现全程溯源。“通过AI识别生猪耳标,加上运输轨迹的追踪,我们能精准掌握每批生猪的流向。一旦出现问题,能快速溯源,给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上了双保险。”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李颖说。
“目前,该系统在旌阳已监测生猪存栏量超6万头,生成数据上万条。它既帮企业降本增效,也为政府调控产能、防控疫病提供科学支撑。”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站长江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系统,把监测范围拓展到更多的畜禽品种,深化上下游产业数据融合,让智慧畜牧的红利覆盖到养殖业全链条。(通讯员 姜强)
2025-11-14 22:04:41 来源:西部经济网
今年7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仅用25天就完成全市首个生猪养殖智能精准监测试点建设,这也是全省首批开展生猪养殖数智化监管试点的地区之一。如今,辖区14家生猪规模场已全部上线这套智能系统,AI“慧眼”实现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智慧监测,让生猪管理真正做到“看得见、数得准、能估重”,为全市生猪产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旌阳经验”。

11月13日,在柏隆镇郑大家庭农场,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与平台运维技术人员现场对接,计划升级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管理平台。新功能将依托生猪数量、均重、总估重核心数据开发,进一步提升监管实用性与效率。
这套智慧监管平台的核心支撑,是遍布各养殖场的智能监测设备。据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监管运维技术人员王淼介绍,他们在每个养殖场的进出口、出猪口和栏位口都安装了带有AI技术的高清智能摄像头。这些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精准追踪猪的动态,自动统计数量,无需人工逐栏清点。
这双AI“慧眼”不仅会精准计数,还能捕捉每头猪的体温变化,实时上传平台,提前预警疫病风险。科技赋能让养殖户直接受益。
“以前养猪,盘点和疫病防控是最头疼的问题。现在系统能提前预知生猪的异常,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养殖效益。”柏隆镇鲁巧燕家庭农场负责人鲁巧燕感慨道。

这套系统的快速落地得益于“旌阳速度”。今年7月,旌阳区整合多部门资源,定制“一户一策两表”差异化方案,从猪场摸排、设备采购到安装调试,仅25天完成试点建设。
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李颖说:“这个智能摄像头就像‘电子管家’,让监测更准确、更快速。”

目前,全区14家生猪养殖场都已配备德阳市生猪生产智慧管理平台,屏幕上分屏显示着各栏位动态,系统自动生成存栏量统计表、增重趋势图,手机一点,全场情况尽在掌握,省时又精准。
“以前每月盘点,工人要忙一整天,还容易出错。现在系统自动汇总,准确率达到99%以上,全程情况清清楚楚。”柏隆镇郑大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志廷说。
此外,旌阳区还将监管延伸到餐桌安全,打通养殖、屠宰和检疫数据链,为每头猪配上“数据身份证”,实现全程溯源。“通过AI识别生猪耳标,加上运输轨迹的追踪,我们能精准掌握每批生猪的流向。一旦出现问题,能快速溯源,给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上了双保险。”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工作人员李颖说。
“目前,该系统在旌阳已监测生猪存栏量超6万头,生成数据上万条。它既帮企业降本增效,也为政府调控产能、防控疫病提供科学支撑。”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站站长江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系统,把监测范围拓展到更多的畜禽品种,深化上下游产业数据融合,让智慧畜牧的红利覆盖到养殖业全链条。(通讯员 姜强)